蒋燕鸣:曾经有媒体这样报道过,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大家不懂得特技行业的分工复杂而曲解了冯导的话。所谓电影特技包含前期的特技和后期的特技两个部分。韩国团队完成的部分重要是前期的特技。比如,电线杆的震动、比如地裂的现场画面等等。比如宾馆倒塌的部分,有人跳下去然后被大梁砸中,这些韩国人都没法做,做出来的特别不像。都是靠我们后期用3D技巧修补完成的。
广州日报:但是冯小刚之前的《集结号》也说依附韩国团队来完成的特技?
蒋燕鸣:不一样。《集结号》我们公司也有参与,重要是做炸桥的部分。《夜宴》、《三枪》、《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些都有参与,包含《2012》和《史前一万年》,我们负责的是《2012》里男主角开车去接家人的那段,大概130个镜头。电影特技其实是一个分工特别细的行业。说回《集结号》,这个片子的特技重要在于枪爆点,韩国人参与前期拍摄中的特技镜头。比如把假人给炸起来这些。后期特效方面他们并没有参与。
中国本土特技程度怎样?
中国电影大片特技几乎全要依附外援,中国的特效技巧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蒋燕鸣说本土的中国特技公司,连楼倒掉的镜头都做不好。
楼房被震倒的镜头都完不成
广州日报:我很好奇中国的特效技巧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蒋燕鸣:真正本土的特技公司水准很差。我们的公司是外资,在做这些特技的时候有美国和英国的技巧以及人力支撑。我们的英国公司曾经帮《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等影片制作过特技,能够供给比较先进的电脑程序给我们。也还需要他们对我们的人才进行一些相干的培训。我们整整做了10个月才完成近300个镜头的特技。如果是完整本土的中国特技公司,连栋楼倒掉这样的镜头都做不好。缺乏技巧、没有经验和相干的人才。
广州日报:《唐山大地震》的特技后果与其他的影片相比达到一个什么水准呢?比如和《2012》相比。
蒋燕鸣:《2012》的特技你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明明路都被震裂了车还在上面跑,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唐山大地震》的特技是相对照较真实的。
广州日报:中国的大片以前都靠人海战术来表现大场面,在特技进步后,中国的影片是不是已经告别那么原始的时代?
蒋燕鸣:是的,近几年已经基础用不着这么做了。《唐山大地震》,震后去机场逃难的画面也不过应用了几百人,成千上万的人都是用电脑做成的。
(大洋网-广州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