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
2010年全国将建建580万套保障房
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苏省常州市主持召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并讲话。李克强强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今年全国要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580万套。
在人口较多的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在制度设计上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逐步形成梯度消费的住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低收入家庭较多的城市,要进一步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步伐,提高困难群众住房保障程度。
在工矿区、林区和垦区,要建设好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解决职工群众基本住房问题。
李克强最后要求,各地要继续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坚决抑制投机炒作行为,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各地采取措施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
记者从21日在江苏常州召开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
今年初,北京市明确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占全市住宅供地的50%以上,新开工建设和收购保障性住房占全市新开工住宅套数50%以上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保障性住房开发投资214亿元,供应土地1123公顷,新开工11.6万套,竣工2.3万套。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土地供应达1202公顷,占住宅土地供应总量的83%。
天津市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总额332亿元,已完成投资201亿元,完成率达60.5%。目前,市政府制定了城中村改造三年规划,计划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600万平方米、11万户的改造任务,相关区政府已向市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
上海市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两个体系”,多种方式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今年,市级财政将专项安排补助资金14亿元支持各区县筹措廉租住房房源,新选址23幅、建设用地面积达105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施土地储备,用于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
近年来,福建省初步构建起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0多万套,解决一大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今年将确保全面完成住房保障工作目标。截至8月10日,共建成保障性住房25828套,开工率占年度目标的68%,完成投资39.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2.2%。
为解决群众“住房难”,河北省打出“组合拳”,近年来通过廉租住房保障、棚户区改建、城中村改造、旧小区改善等“一保三改”工程,共解决了47万余户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其中,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解决了23.7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近年来,江苏一直将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到2009年底,江苏累计供应保障性住房35.23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近7万户,完成城市危旧房改造4.33万户。今年1-6月,全省又新增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364个,在建房源15.73万套、792万余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500户,改造城市危旧房4.14万户。
21日,国务院在江苏常州召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来自华北、华东地区的11个省(区、市)政府负责人、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把保障性住房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好,使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