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政影响,土地市场进入重大调剂期:土地供给明显增加,房地产企业拿地更趋理性,部分热门城市地价的溢价程度明显降落。加之新政的持续深入,不少城市的土地市场陷入低迷,供给量和成交量均大幅缩水。业内人士向分析,由于滞后效应,新政对土地供给和成交量将在未来持续浮现。
顺应政策 全国住宅用地开端放量
针对土地市场,中央政府及国土部门自年初起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含增加土地供给,成为2010年全国住宅用地供给大幅增加的政策契机。
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给增量明显
北京2010年打算住宅用地供给总量2500万平方米(保障房占一半),较去年增加一倍。上海今年打算供给住宅用地1100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35万平方米。广州市商品住房用地供给总量为500万平方米,供给量创下历年最高。
4、5月土地量价齐跌 房企拿地畏手畏脚
受到调控政策影响,开发企业广泛下降拿地预期,5月份全国住宅用地成交低迷。有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188宗,环比减少14%,同比减少11%;成交土地面积134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11%。5月楼面地价与上月持平,全国70个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177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2%。5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面积环比降落13%。
一线城市经历4月份零成交
以北京为例,今年前五月,北京市共打算推出住宅用地近1500万平米,占年度打算供地面积的六成,但从目前的成交情况看,从一月份-五月份仅成交25幅宗地,合计409万平米,远低于预期,其中四月份的住宅土地成交数量为零。另外,五月份住宅土地的成交溢价率大幅度降落,仅23%,明显低于2009.02Q-2010.1Q平均程度。另外,深圳市4、5月份的住宅用地均为零成交,而广州5月仅成交一块三类居住用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