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地产商投资200万元,5年时间获纯利两亿元,他向媒体自揭内情,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空子可钻,是因为目前房地产制度的缺位。
虽然政府调控持续出拳,但迄今许多处所房价未真正下跌。房地产商曝光的暴利内情,是权利运行的沦落,是制度异化的标本,同时意味着公共红利的被剥夺。
当公共权利偏离公共福祉的轨道时,制度就产生了异化,变成了为特定阶层谋福利的平台。安居是最浑厚的民生幻想,是政府供给的公共红利,包含着公租、廉租、给予弱势群体基础安居的公共财政打算和公共履行。何况,土地国有,国民更该享有政策护佑下的安居红利。
遗憾的是,土地国有反而成为滋养制度特权的土壤。无论交易的方法如何变更,但大批的土地财政却万变不离其宗,土地在成品房中的成本一直都讳莫如深。无论是权利谋取的土地财政和GDP,抑或资本获取的利润,其实都靠大众,埋单来实现。在这样的制度漏洞中,公共福祉大批流逝。
资本“良心发明”将了权利一军,提示公共权利应当善用权利,保障公共权利:一方面,是房控组合拳应当进行到底,不把房价降下来决不罢休;另一方面,应当将土地财政凑集的海量财富,还富于民,给予大众,应享有的公共红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