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形势最不断定的2010年,浙商转型的突破口为世人注视。记者今天从2010浙商(夏季)论坛采访发明,浙商的创新豪情在挑衅与机会面前空前高涨,在寻找与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交错点之时,他们也不忘在房地产等传统范畴寻觅“差别化”的新蓝海。
创新豪情高涨锁定文化创意产业
杭州国际动漫节、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展览会……近年来,一个个出生于浙江的极具创意的文化项目不断刺激着大众,的视线,也全面拉开了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序幕。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商机,嗅觉敏锐的浙商早已按耐不住,投向这一片朝阳范畴。
记者看到,在论坛上颁布的“模式创新十大经典案例”中就有两个属于文化创意范畴,分辨是杭州东方文化园、古今建设团体的创新模式。前者以周易八卦布局,儒、释、道三家同构建筑,充分展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而后者则以园林古建筑的传承见长。
“包含东方文化园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成功之道,正是在于企业掌门人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契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脉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卫龙宝点评认为。
目前,得益于浙江浓郁的人文气氛,软件、动漫、工业设计、广告传媒、艺术创作和交易各个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异军崛起。在百花齐放的背景下,不少由浙商掌舵的文化创意公司开端谋求新一轮的转型,他们盼望在更高一层的资本市场有所作为。
“创业板为浙江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插上了翅膀。”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正在积极促成不少文化创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看好这一产业的远景,他说:“伴随着生活质量的进步,国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渐成井喷之势,文化创意迎来了春天,这些企业上市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记者懂得到,2009年8月,浙江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明白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三十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级空间布局架构,以形成高低联动、多方协作、以大带小的有序发展格式。
与会浙商纷纷表现,新一轮的机会已然到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