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被众多房地产企业认为已经没有新增土地供给的北京城区,随着城四区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与合并,似乎又“柳暗花明”。
拆迁,将只是这场重新切分城区土地供给的起点。
改革“期许”
如果没有旧城改革,北京城市核心区的土地供给,也许仍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我们没有接到市政府请求调剂基准地价的通知。”7月7日,也就是北京正式发布崇文、宣武与东城、西城合并后的一周,北京市国土局的一位官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现。此前,外界广泛认为,合并之后,原崇文、宣武区的地价将会上调。
想象力总是经不起现实的考验。上述官员告诉记者,如果基准地价调剂,将可能影响未来旧城改革的成本。因为不同类别土地的基准地价,是制定拆迁货币补偿标准的参照系之一,如果调高基准地价,那么,在城四区合并之后市场对补偿预期已经进步的情况下,会加大旧城改革的成本与难度。
7月8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解读北京此次行政区划调剂时表现,调剂将有利于南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而新设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将进一步完善首都“功效核心区”的功效。
北京市计划学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相干的计划调剂工作,尚未正式启动,但是“城四区的合并,实际上是把财政收入的不平衡解决掉之后,能够让新的区政府,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整合资源,推动旧城改革工作。”而记者查阅北京市相干城四区财政收入情况,原宣武、崇文两区与原西城、东城两区的财政收入差距,均在2倍以上。
而目前北京市断定的重要旧城危改项目,重要集中在崇文、宣武两区,对照之下,城四区合并带来的“改革期许”,正在让人看到越来越多城区土地供给的可能。
不过对此,北京市国土局的前述官员表现,不便表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