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调控的高压态势使底本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逐步浮现量价齐跌,季度把持的信贷投放额度更是开发商的资金起源主渠道——银行信贷持续压缩,房地产商资金链的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7月初,四大国有商业的银行齐聚北京某论坛问诊房地产,为跌入冰点的房地产开了一场闭门研究会。
这次论坛,工、农、中、建四大的银行北京市分行的相干负责人全部出席,对房地产贷款的形势和履行细则做出了分析和说明。
而包含万科、保利、远洋、中粮、华远、富力等约30家房企的副总经理、销售总监、财务总监也纷纷的出席该会议。
“闭门的目标就是避免说空话,也避免被媒体误读而引起市场的波动。”会议厅传出这样的声音。
3个小时的会议的结束后,本报记者通过渠道获得了会议纪要。在这份约17000字的记录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降价、融资环境不幻想、等待政策明朗。
资金链持续承压
当日下午3点,工行代表以一句“房企的资金链的确呈现紧张,但并不特别严重”抛砖引玉。其根据是一份工行内部的报告:今年前5个月,房企资金还款状态比较良好,比2009年北京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大幅度增加。
“信托、基金等融资的渠道补充了银行贷款的空缺,才使得房企的资金压力暂时没有那么大。”工行代表说。
但让与会人员一致担心的是:萎靡的销售的状态会持续多长?工行代表明白表现,“全部市场购置需求处于一个低点,如果调控持续时间太长,对全部房地产行业甚至是对其他行业的负面影响都会比较大。”
工行代表认为:如果调控的持续很长的时间,企业资金链确定会处于越来越难的环境,降价是最好的前途。建行代表也表现:前期房价上涨过快地区调剂的意愿最为强烈,但幅度多大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事实上,房价松动的迹象已经较为明显。来自国家的统计局的数据的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持续回落,房价环比在经过持续15个月上涨后,首次呈现环比降落0.1%,较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一位与会的开发商也表明了态度,“大型的开发商强调企业发展的持续性,企业并没有感到此轮调控是打压,而是一轮行业洗牌,是一次企业技巧性的调剂和比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