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爱足球
中国的职业足球仿佛是一个晴雨表,走马灯般的投资人和援助商的轮换,依稀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最新的“晴雨表”显示:在许家印的恒大地产1亿“闪婚”广东足球后,房地产企业投资或援助的球队已经盘踞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几乎半壁江山。
时间回到1994年4月17日,万宝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正式开端。揭幕式举办地成都国民运动场内悬挂的会标条幅,14块场地广告,联赛秩序册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中心插页的各式广告,万宝路香烟的独家广告,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转播,将职业体育的市场化内涵第一次逼真地展现出来。
球队投资人和援助商作为职业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此登上舞台,上演一出资本与足球的聚散故事。
“睛雨表”
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元年的24支球队的援助商中,民营企业广州太阳神团体绝对是最特别的一个。
它是唯一一支拥有两支球队的民营援助商:甲A的广州太阳神队和甲B的广州二队(即太阳神二队),并且两支球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甲A亚军和甲B季军。
广州太阳神的呈现,在球迷网开创人王俊生看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必定”。
王曾担负上海申花市场总监,从1996年就开端从事足球市场开发研究工作。
1990年代初,保健操行业异军崛起,在以杭州保灵为代表的蜂王浆产品拉开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帷幕后,太阳神、乐百氏、中华鳖精、脑黄金和三株口服液相继问世。1994年联赛开打的时候,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正处于全盛时代,全国保健企业有3000多家,保健品种有3万种。
1994年,广州太阳神销售额达到12亿元,独享全国保健品60%的市场份额,在全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评比中名列第270位。
“某种程度上来说,哪一个行业在某一阶段发展迅速,盈利才能强,它一般就会呈现在足球场上,反过来同样成立。”王俊生说。
王俊生认为,某种程度上,球员胸前背后的广告、场边的广告牌可以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1994年的“晴雨表”是这样的:除却没有企业援助的9支球队,在15支球队的援助商和投资人中,包含4家房地产企业,2家医药类企业,2家钢铁企业,电器制作、白酒酿造、通信器材、汽贸公司和保健品企业各一家,还有一家大型综合性企业北京国安。
“从企业的经营内容来看,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大众花费品居多,从企业的历史来看,几乎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立的新兴企业。”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社会与经济教研室副教授韩勇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但是从绝对数量上居多的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在一开端就开创“地产足球”时代。在王俊生看来,重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1991至01995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处在非理性炒作与调剂阶段,二是当时企业进入足球范畴的动机绝非主动。
“一开端企业绝大多数就是无心而为,企业家也大多受命于当地政府。”
四川全兴的老板杨肇基是一个例外。杨肇基是最早一个决定援助足球的老板,与受制于行政命令的其他老板不同,杨肇基将援助四川足球明断定位于一次全国性的体育营销。
随着四川全兴足球队在一个个客场的征途,全兴大曲迅速走出四川,成为一个全国性著名品牌。“中央电视台直播全兴足球队,相当于给全兴免费打广告,省下一大笔广告开支。”曾任全兴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的许勇回想说。
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曾经是《成都商报》体育部的一名记者,他回想说:吃火锅,点一瓶全兴大曲,看全兴比赛,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时尚了。
烟酒凶猛
1995年底联赛结束的时候,武汉足球队更名为“前卫寰岛”,投资商是公安部下属寰岛团体旗下的海南岛寰岛团体。寰岛团体的政治背景、特别的地理地位,让球队被称为“神秘之师”。实际上,它是一家以城市开发为主业的房地产企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