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真正的读者”一方付费,也照样有措施。比喻说,“每一期《淘宝天下》和掌柜们合作,推出优惠打折的代码,这些优惠聚集起来就是很大的吸引”,又比如,“购置杂志的读者可以和淘宝网上的vip专区做互动营销”,等等。这样,几块钱一本的杂志在韩伟看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知道谁是“回头客”
至于“卖纸”收入之外的广告收入模式,在朱德付看来则是件更具想象力的事情:“让版面放网上让网商们竞价,他们感到值多少钱就多少钱,让价格回归价值。两本杂志都可以这么做!”
如何将线下读者转化为线上的花费者,是网商投放版面推广费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淘代码是韩伟的“杰作”,他给《淘宝天下》设置了奇特的商业模式:网商向《淘宝天下》支付必定的费用,让自己的商品获得淘代码,随商品的图片展现在杂志上。
读者只需要在淘宝网上通过输入这个代码即进入产品的销售页面。这时候,淘宝网则开端在后台“计数”淘代码促成交易的数额,并让《淘宝天下》对店家进行“后续收费”———一种有别于广告的收入模式据此产生,只不过,“收费低廉又能给网商带去真实的后果。”韩伟说。
未来,淘代码还可以复制到手机购物、电视机顶盒平台购物,甚至是阿里巴巴团体刚刚签订战略合作的19家报业团体的子报版面上。
这种基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底层数据支撑,“知道每一本杂志的读者是谁,又知道哪位读者来够买商品”的模式,还能让数据不断被积累和修正,达到更精准的后果。
如果这种尝试行得通,那么马云想象中会独立上市的“阿里传媒团体”则将不仅仅是《天下网商》和《淘宝天下》,而会是一个纸媒的集群。
“在寻求到迥然而异于传统的营销新模式后,没有合适的内容,就没有健康长足的发展,只能是昙花一现热烈一时。”朱德付在微博上留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