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名的人挺多嘛!漫画:彭宗伟
业内人士称“虚报数字”是不少网站的操作伎俩,律师提示参与者不要盲从且应注意保存证据保护权益
报料人:李女士
报料内容:虚报网上团购人数
报料奖:100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随着网购日益发达,一种以组织花费者一起购置商品或服务而获得折扣的“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人们的视线。美容美发、餐饮娱乐、家居建材等都是此类网站上常见的团购内容。然而,日前市民李小姐参与团购后却被卖家拒绝,最终发明自己掉进了一个“数字”陷阱。业内人士指出,此类虚报数字的手段在一些不正规网站中相当广泛。律师也提示,网上参与团购要多留个心眼,最好能够打电话亲自到终端商家核实明白,并注意保存相干花费票据和单证。
当事人:
网站付菜金餐厅却不认
市民李小姐介绍,她是6月初在一家团购网站上团购了南山区一家烤肉店的餐饮服务。“当时团购的项目是一道‘法式羊排’,原价是78元,团购价是18元。优惠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毫不迟疑就订购了,并且在线支付了菜金。”
然而,6月19日晚,李小姐按照网页上的请求,拿着身份证件来到这家餐厅,服务员却基本不认她团购的特价菜。“服务员说,他们早就跟那家团购网站取消了合作,餐厅也从来没有收到过我的菜金。我手上只有1条从网站发来的短信,餐厅就是不认,我真是没辙了。”
记者按照李小姐的指引,在该团购网站“出色回想”栏目下找到了这家餐厅当时的限时团购。上面写有:“本期团购每桌每次仅限用一份”、“团购结束24小时后,凭本人的身份证及手机号方可到店进行花费”、“有效期为自团购结束之日第二天起的30天内”等限制请求,还特别指出,此次团购人数必须达到30人,否则主动取消。而网页显示,在运动结束时,共有563人购置了该餐厅的“法式羊排”。
既然李小姐完整符合运动的请求,并且预付了菜金,为何被餐厅拒之门外呢?这家餐厅的负责人向记者说明:“我们早就和网站取消了合作,他们承诺会通知已经参加运动的花费者并且退费,产生今天的情况我们也非常惊讶。”本来,这家餐厅的促销上线后,网站最终通知餐厅仅有3名花费者参加了团购,而且不能将花费者预付的菜金先行支付给餐厅,必定要等到花费者到店花费后才结算。“我们跟网站约定的最低花费者数目也不是30人,而是5人。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没有达到承诺,迫不得已我们只能取消合作。”
业内人士:
网站虚报数字相当常见
李小姐和餐厅发明问题所在后,都试图拨打网站的电话。但无论李小姐控制的客服电话还是餐厅知道的招商电话,都处在关机状态。最终,餐厅还是批准以18元的价格让李小姐试尝这道“法式羊排”。
虽然事情得到解决,但是李小姐认为这家团购网站涉嫌夸张宣传。“一共只有3人报名团购,他们为什么要写563人呢?明显是为了诱惑我们赶紧购置。更可笑的是他们还煞有介事地安排了3名网友发表‘花费评论’!”餐厅负责人也认为网站没有及时通知和向花费者退费,已经影响了其信用和形象。
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此类“王婆卖瓜”虚报数字的伎俩在商业网站甚至相当大型网站的操作中屡见不鲜。以团购网站为例,这种互联网模式起源于2008年底的美国,随后被国内众多网站模仿。其盈利点有商品直销、运动回扣和商家广告等。其中直销是指以“团购”的名义直接在网站上销售商品;运动回扣是指网站组织有共同需求的买家向商家集体采购,事后商家向网站支付利润回报。另外,有些网站还销售会员卡或者举办现场运动获得利润。“团购网站引入我国后,很多城市都有,现在行业内还没有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因此有些网站用虚伪数字吸引刺激花费者,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终端商家往往和网站心照不宣。安排虚伪评论的,在各类购物网站以及淘宝卖家中可能都会存在,最终受坑害的还是普通花费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