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的服饰零售商GAP盼望中国能在2015年成为本土之外的第二大市场,但它已经比对手晚了三五年。
文|CBN记者 邱珈
“如果不来就必定是错,但没有‘来得晚’一说。”GAP团体中国区总裁杨得铭如此描写公司的新决定。
这家美国最大的连锁服饰零售商在6月底发布把它的版图扩大到了中国,先头部队就是团体旗下范围最大的品牌GAP。现在它有了个中文名字,“盖璞”。
在上海和北京,四家店铺正在装修之中。上海的两家分辨在淮海中路香港广场和南京西路石途径口,北京的两家则是在王府井APM和朝北大悦城。
有了GAP的参加,淮海路和王府井看起来就更像美国或英国的high street了:GAP、ZARA、H&M……这些品牌总是扎堆呈现,甚至连GAP最近几年的新竞争者、以美国风见长的American Apparel也已经驻扎在淮海路—事实就是,GAP确实来得晚了。
谁来得晚,谁就得付更高的租金—这是GAP今年只能开四家店的原因之一,好的市口已经被同行们盘踞了,要找到合适的店面实在不容易。
其实大概八九年前,GAP就已经在中国呈现过了,当时国内的一些商场里有过GAP专柜,但只是批发商以特许经营的情势在销售,一百多平米的场地只够展现很小一部分产品,和真正的店铺差别很大。那些专柜没有经营太久就关闭了。但这次GAP是玩真的了,它从百思买和乐购挖来了其中国区总裁杨得铭和洛伦佐·莫瑞蒂(Lorenzo Moretti),两人分辨担负GAP中国区总裁和董事总经理,还把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席曾景璇任命为董事会成员。新成立的重量级团队肩负着全部2010年度全团体最重要的打算:开辟中国市场。
和来自瑞典的H&M、西班牙的ZARA不同的是,GAP有一个非常大的本土市场,这让它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美国,目前国际市场只占GAP团体总销售额的19%。但美国国内市场再大,毕竟还是饱和了。“我们不可能在美国再开一千家店了,新的空间确定在北美以外。”杨得铭说。
GAP并非刚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过去几年持续的事迹下滑让它无暇顾及开辟海外市场。从2002年亏损32亿美元开端直到2008年被ZARA所属的Inditex团体抢走全球最大的服装零售商的地位,海外扩大对GAP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上半年,GAP的利润率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经过经济危机期间的低迷之后,这样的数字并不算抢眼,但总算让它可以把打算付诸实行:在这一年中进入中国和意大利市场,而中国则是重中之重。
GAP跟中国其实已有二十来年的渊源,与同行们一样,它也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之一。在进入中国之前,GAP已经从中国采购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商品,来自400多家工厂的30多万工人为GAP生产了30%的产品。
现在,这里正逐渐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
于是ZARA早早盘踞了上海和北京各大商圈的醒目地位,于是H&M今年上半年全球开出的86家新店中有33家在中国,于是优衣库在上海南京西路地铁口开出了全球旗舰店。而对GAP来说,要把男装、女装、孕妇装、童装、婴儿装、内衣和家居装这六个系列的产品全部展现出来,每家店的面积都要在1100平米到1500平米才够—在商业地产租金已然高涨的现在,这意味着进入的成本会高得多。
除了店铺成本高,生产和物流周期也是个问题。从服装设计稿到实物上架,ZARA只要12天,H&M需要21天,GAP则要90天。但GAP表面上并不着急,对时兴和风行的快速反应不是它的卖点。杨得铭甚至不认为自己属于快时尚品牌,“人们需要下班后的休闲时装,需要Party上的时兴衣服,也需要上班时穿的优质衣服。我们有好的面料和做工,还有时兴又不失实用的设计,人们需要我们的东西。”
话虽这么说,但更时兴、更有设计感,其实是GAP这几年一直盼望做出的转变。在几年前,你可以用“够舒服,蛮好看,不会出错,却没什么个性”来描写GAP>>的服装。在美剧《老友记》第十季里曾经呈现过一个段子—Ross发明自己和Rachael的小男友撞衫,忍不住大吼:“Stupid GAP on every corner!”店铺到处都是,顾客无所不在,但格式却不够丰富,要撞衫相当容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