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大陆投资人和分析师们疾呼国内团购网站已呈现泡沫式繁荣之时,台湾的一家名叫地图日记(atlaspost.com )的社交网站也在8月2日正式上线了自己的团购频道。从表面上看,地图日记组织团购的商品与其他团购网站并没有什么差别,难道这不过是又一家“随大流”的跟风者?
事实上,地图日记的创办者并非纯粹想通过团购将已有的流量变现,他们的假想是将团购网站与以地理生活圈为核心的社交网络联合,导入“社区交易”的概念。在为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商家供给推广和营销机会的同时,加强这一地区的“左邻右里”与地图日记的粘性。
以地理生活圈为核心的社交
地图日记的创办人是一对海归兄弟。哥哥郭书齐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雷鸟商学院获得M BA学位后,回到台湾,在一家科技公司任产品经理,而弟弟郭家齐则在斯坦福大学攻下盘算机硕士学位后在美国雅虎公司担负工程师。“在硅谷,人人都曾经创业,或在等候创业。”创业,几乎成了郭家齐身边所有人履历表上的必备选项。而在这种强烈的创业气氛的影响下,2007年,郭家齐决定放弃收入颇丰且稳固的工程师工作,回台湾和哥哥一起创业。
郭家兄弟的创业构想并不复杂,他们利用一些现有的工具,如U rM ap、G oogleM aps A PI等,建起一个供大家写日记用的平台。两人的分工也十分明白,哥哥郭书齐负责营销,弟弟郭家齐则不停开发新功效、新版本和新产品。
正如当年音乐社区网站last.fm能够打败潘多拉,依附的并非是纯粹的技巧专长,而是人际网络本身更强盛的张力一样,郭书齐和郭家齐明白,要让用户对地图日记产生粘性,光靠一个“在地图上互动”的概念是行不通的,他们通过对用户综合体验的一系列细节设计,更强调地图日记整体的“温暖感到”。这使得地图日记的最重度应用者,竟然不是整天对着电脑的技巧迷们,而是大批的“妈妈族”和许多不谙科技的文科学生。
团购不是“流量变现”,更不是终级目标
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郭书齐一面不断地通过各种营销打算,例如“校园高个子美女”运动、“省钱型男”运动等,推高地图日记的用户基数及用户活泼度,另一面则百般纠结地将各种“送过来的钱往外推。”
随着地图日记的会员数突破百万人,越来越多的商家开端主动找到郭家兄弟,请求合作。但他们在几度动心后全都踩了刹车。郭书齐和郭家齐知道,这种做法一旦推出,便会影响到地图日记与会员间赖以维系的“情感”,一旦这个基础坍塌了,网站也终将走入一条逝世路。
2009年下半年,诺基亚发布收购一家名为Plazes的德国版地图日记,但郭书齐和郭家齐却没有这样的好运。2010年初,当以G roupon、Livingsocial为代表的团购风潮开端席卷台湾,郭书齐和郭家齐开端考虑,这是否是一种更合适地图日记的尝试。他们在白板上画下三个大圈,一个代表寻找用户的才能,一个代表招商的才能,还有一个代表网站的获利空间,并坚信“只有在这三个问题都能被解决的情况下,这才是一种可以做的模式”。
令他们高兴的是,这前两个大圈的问题都解决得比想象中顺利,唯一剩下的便是自身盈利空间的平衡。郭家齐发明,很多团购网站在最初起步时都情愿就义自己的利润,以获得更好的团购后果。但是不是存在着另一种“三赢”的可能呢?施展技巧专长,他开端对地图日记内部的程序,包含商家一端、应用者一端以及中间的交易过程进行重新调剂,以确立起一套既省钱又不会影响用户体验的运行系统。
8月2日凌晨,地图日记和台湾莫凡彼欧风餐厅合作的第一档团购商品“火山爆发”冰激凌正式推出。假想一下,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名地图日记上的忠诚会员,而当你团购了这档商品,并在花费时发明邻桌的人也掏出一张同样的优惠券,你是不是会更想到地图日记上去懂得一下他是谁,看看他对这档商品的评价,甚至和他聊上几句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