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墩高出沙滩表面一大截。
如果不是一场大浪,埋在一浴沙滩下面的一处老建筑地基可能还要“尘封”很长一段时间。
9月2日上午,许多市民惊奇地发现 ,一浴沙滩上一夜间冒出了大量的石块和几个排列规则的水泥墩。此外 ,一些经常到一浴洗海澡、锻炼身体的老泳客们还发现 ,浴场上的沙子一夜之间少了很多,原本平整的沙滩变得高低起伏。对沙滩上突然冒出来的“巨石阵”,浴场有关负责人推测,可能是过去拆除老更衣室后留下的地基。岛城文史专家鲁海则认为,这是上世纪30年代汇泉青岛咖啡饭店的遗迹。
■现场
“圆规”惹祸沙滩惊现“巨石”
9月2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记者赶到第一海水浴场看到,浴场里的沙子比以往少了很多,原本平整的沙滩变得高低不平。沙滩上出现了许多石块、砖头、瓦砾等杂物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浴场中心位置附近,出现了7个水泥墩。
记者发现,这些水泥墩呈“品”字形分布,高出沙滩表面20厘米左右,有的为正方体有的为长方体。
据浴场管理部负责人唐闻洲介绍,9月1日浴场沙滩并未发现异常,没想到一夜之间,浴场里许多沙子被大浪冲进了大海里,一些石块和水泥墩出现在沙滩上。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该中心预报员称,9月1日夜间至9月2日早晨,受台风“圆规”影响,岛城海边海浪比较大,浪高约1.5米到2米,浪涌为长波浪,这种波浪对海岸边的破坏力比较强,一浴大量沙子被冲进海里可能是台风“圆规”惹的祸。
■来历
神秘水泥墩众猜纷纭
记者看到,此时海上浪比较大,不少原本想下海游泳的游客只好坐在沙滩上玩耍。沙滩上突然冒出许多大石块和水泥墩,许多人都感到非常纳闷。
“这些大石块和水泥墩是什么时候埋在这里的?以前怎么从未见到过啊?”在浴场沙滩上,一年四季和一些老年朋友在海边游泳的李大爷感到非常奇怪。
对这些石块和水泥墩的来历及用途,市民和游客纷纷猜测。一些来自外地的游客认为,这几个水泥墩可能是为了方便人们站在上面观景,还有人认为是拴防鲨网或者是橡皮艇用的,还有的笑称是沙滩“巨石阵”。
对这些猜测,常到浴场游泳的一些本地泳客却频频摇头。在这里游泳数十年的刘大爷称,这么多的石块和水泥墩出现在沙滩上,他从未见过。
记者看到,为了防止这些石块伤人 ,几位泳客从沙中挖出石块集中放在沙滩上。
■浴场
可能是老更衣室的地基
采访中,第一海水浴场管理部负责人唐闻洲告诉记者,以前退大潮或者大风大浪时,海浪会带走一些泥沙,会有一两块这样的水泥墩露出来,但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还是头一次。
对这些水泥墩的来历,唐闻洲表示,根据浴场老员工们回忆,这些水泥墩可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老更衣室的地基。后来浴场改造后老楼拆走了,就留下了这些大石块和水泥墩埋在沙里,但此处具体是什么时期的建筑,浴场方面已经无法考证。
唐闻洲分析,由于地基较深,工程量大,平日埋藏很深,因此原来的老建筑拆除后这些水泥墩和石块始终未被清走直接埋在沙里,在大浪的冲刷下,这些地基显露出来。
■专家
“巨石”已有近八十年历史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岛城文史专家鲁海老先生。在记者反复描述浴场沙滩上“巨石阵”的大概位置后,鲁海打开了话匣子。
鲁海告诉记者,此处在1932年之前为军用水上飞机场,1932年后,飞机场迁往他处,此处成为汇泉青岛咖啡饭店,当时在中山路上有一家总店,此处为其分店。该建筑为长方形,由马路向海中伸出约60米,房屋结构为平房,高度大约是现在的两层楼那么高,内部只有一层,在涨潮时,房屋底部会有一部分浸入海中。饭店内部经营餐饮,还有歌舞厅,在当时那个年代十分热闹。
鲁海说,不少社会名人曾光顾这里,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柯灵(1909~2000年)曾在此创作散文《咖啡与海》。解放以后,咖啡饭店不再经营,到后来变成了商店,上世纪80年代青岛大规模改造一浴时,该建筑被拆除。鲁海说,拆除时地基可能并未完全拆走,所以这次台风“圆规”过境才揭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链接
海浪还会把沙子送回来
至于沙滩上大量的沙子被海浪卷走,唐闻洲表示不必担心,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并不会永久地影响到浴场,不需要人工填沙,经过几个潮起潮落,那些被冲走的沙子还会被海浪给“送”回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