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秋节和国庆假期的安排,从9月1日至10月15日的45天时间内,学生的上学时间被切割成多段。“三天上学,两天休息”的生活等待师生们去适应。
开学前45天,假期占了半个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的中秋节放假时间为9月22日至24日,共3天。9月19日(星期日)、25日(星期六)上班。10月1日到7日为国庆节放假调休时间,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由于中秋节与国庆节挨得很紧,这段时间的假期安排被称为史上最乱的假期。而这样的零乱假期对省城中小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尤其大。
9月1日,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同时开学。由于当天是星期三,这也意味着,刚刚告别暑假生活回到学校的学生们在学校呆三天,就会迎来新的双休日。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学生们的上学和休息时间被分割成了多块:9月6日至10日,上5天课,然后休息2天;9月13日至17日,上5天课,9月18日休息;9月19日至21日,上3天课,9月22日至24日,休息3天;9月25日至30日,上6天课,10月1日至7日,国庆放假;10月8日至9日,上2天课,10月10日休息;10月11日至15日,上5天课。
计算下来,开学的前45天,学生们要放半个月左右的假。这么零乱的开学,近年来还是首次。
上课零散,不利于新生习惯养成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学生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少需要14天。时间分割得太零碎,学生适应起来会非常难。”泉城中学初一1班班主任何宇老师说。
根据安排,下周一,何宇老师所在的泉城中学初一级部要到校外实践基地,参加为期一周的拓展训练。“像我们班的学生得从实践基地回来才有相对完整的时间适应学习生活。但是回来后不久便是中秋假期了。这个月的教学真可以说是七零八落了。”何宇说。据了解,省城大多数学校都将开学初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对新生尤其如此。在他看来,时断时续的教学会让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效果大打折扣。
济南市经七路第一小学三年级2班班主任王青老师认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是持续性的。如果经常放假,老师前面强调的东西,学生返校后就忘了,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在她看来,依照今年的假期安排,一年级新生适应小学生活要比往年需要更长时间。
家长要让孩子规范作息,早睡早起
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经七路第一小学的王青老师提出,家长们在这段时间应多关注孩子的作息习惯。“以往大家常提到假期综合征,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作息不规律。”她说,一放假,很多孩子就打乱了正常的作息,往往晚睡早起。返校后,很容易疲惫,整个人无精打采。假期太频繁会对孩子的作息习惯产生严重影响。“这时候,家长们就要让孩子规范作息,早睡早起。”另外,她建议新生家长帮助孩子学会阅读和复习。这些好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大有裨益。
何宇老师则认为,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需要学生自己努力。他建议初中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每天回家后至少保证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