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创业……
①韩庄镇的村官马龙被公推直选为微山县首个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
②村官童伟、孙佳、郑继勇正在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调研。
③傅村镇专门为32名村官们设立了“大学生村官之家”。
④村官柳磊为天然山猪养殖项目积极联系销路,聘请专家指导解决技术难题,解除了项目发展的后顾之忧。
⑤村官张铭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使水质净化剂项目初见雏形。■记者 杨国庆 摄
在电视剧《花开的美丽季节》实景实名拍摄地微山县,活跃着316名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县委、县政府搭建的创业舞台上,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8月27日,记者来到微山融入他们中间,感受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那份勃勃激情。
大学生“村官”为基层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8月27日,对大学生“村官”马龙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天,经韩庄镇穆庄村全体参会党员公开投票确定,他光荣的当选为该村第一任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
从大学生“村官”中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在微山县乃至济宁市均属首次。县委书记罗心光告诉记者:“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他们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和新技术,而农村则开阔了他们的思路、视野,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和梦想。更重要的是能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生重大转变,弥补了当前某些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中存在的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层次偏低,党支部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所弱化等方面的不足。这既是构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新尝试,也是加强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的新探索。从大学生‘村官’中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既打造了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模式,又破解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困局,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从1990年就担任微山县傅村镇闫庄村支部书记的卜宪义,对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有着深刻的感受。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个别村民与他结怨,造成村里一些工作难以开展。自从大学生“村官”裴帅担任村里党组织第一书记以来,一些被动局面开始扭转。因为计划生育和宅基地问题与他闹矛盾的村民,在裴帅耐心做工作下,已经与他和好。卜宪义动情地说:“刚开始,群众对他不了解,认为小孩子有多大能耐。可裴帅到村里后,很快和村民打成一片。一次走访村民时,他了解到村民卜宪全因技术问题,养殖的上千只兔子基本死光,从那起不再提养兔子。裴帅一边请教畜牧专家,一边上网查资料,弄清兔子的死因后,鼓励卜宪全再次养起兔子,裴帅还成了他的养兔顾问。由于村里党员年龄偏大,以前学习也不经常,裴帅来后坚持一个星期两次学习,党员干部了解了上级精神,再传达给群众,群众也积极配合村里工作,我现在感觉工作起来省劲多了。”
赵庙乡赵楼村村民孙某和方某,因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成了县乡有名的老上访户。长期上访不仅给他们本人带来精神上伤害,经济上损失,也成为县乡村颇为头疼的事情,村里好多工作难以开展。“村官”刘中华担任该村主任助理后,多方做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并最终使他们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现在村“两委”在工作时顺利多了。许多村民说:“小‘村官’,办大事,俺信得过。”
微山县注重引导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今年,又将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县委书记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目前,全县316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6人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9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2人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
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中完成角色转变
朴素的装扮、稳重的举止,很难让人想象大学生“村官”姚媛当初来鲁桥镇七村时的样子。刚到农村时,面对村里艰苦的环境,繁琐复杂的基层工作和单调枯燥的生活,姚媛心理落差也很大,她曾感到迷茫。在镇党委政府帮助下,她很快投入工作。发现在七村这个乌鳢养殖专业村,有好多工作等待她去做:查资料、找市场、到网上发布村里乌鳢信息、利用申请来的资金为乌鳢养殖基地修缮460米水沟、整修村里干道、村庄绿化、建文化大院等工作,姚媛忙的不亦乐乎。村民们对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姚媛说:“农村让我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当‘村官’,我感到很光荣。”
姚媛初到农村的想法,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曾有过。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村官”角色的转变,微山县采取了“乡土化”教育。结合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实际,每年对大学生“轮训”一遍,定期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农村财务管理、团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计生业务等专业培训;“压担式”实践锻炼办法。有针对性的为大学生“村官”安排村庄规划、环境整治、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急难险重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心贴心”沟通交流办法。县乡两级开设专业电子信箱,让大学生“村官”及时方便向上级反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和建议。他们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专项座谈会、专题讨论会,向大学生“村官”传达有关政策并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动向。县委书记罗心光就大学生“村官”创业问题多次到乡村调研,和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交心,出思路、定任务。
8月27日,在傅村镇、韩庄镇,记者看到两镇专为大学生“村官”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大学生“村官”规范管理办公室。两镇还建立了“3+1”导师帮带制度,即一名党政班子成员为“思想导师”,一名机关包村人员为“工作导师”,一名村“两委”人员为“实践导师”,3人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方法,融入农村。
大学生“村官”村民致富的“青春领头羊”
“对于这些刚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来说,就业只是基本需求,干事创业、展示才华、实现抱负、体现价值等才是他们的最大需求,也是他们最看重的需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洪雷对记者说,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大学生“村官”孙佳,所学专业是食品科学,现任山东大卫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助理。他一直看好生态绿色食品市场,但苦于没资金、没项目,经傅村镇领导推介,结识了本地一创业大户,后又争取到浙商5000万的投资,并从中粮集团引进2名技术高层。孙佳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投产后,年收入可达1个亿,能创造利润2000万元,带动200人就业。”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微山县还探索出了“政府+客商+创业基地+大学生 ‘村官’+结对帮扶”、“村官+大户”、“村官+专家”、“村官+基地”、“村官+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很多大学生村官,通过把企业拥有的资金、管理经验,专家拥有的技术、合作社拥有的市场渠道等与自己的创新意识、开拓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多途径带民致富。昭阳街道三孔桥社区党支部助理、居委会委员大学生“村官”赵诣,就联合居民小组与香港联业胶筒厂有限公司达成总投资5500万元两个合作项目,共建了“村官+大户+企业”的联营模式。韩庄镇蒋官村大学生“村官”丁超超,走“政府+客商+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的路子,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将该村的运输车辆发展到30多辆。
为给大学生 “村官”提供一个优良的创业环境,微山县在创业项目审批上,实行优先审批制、项目代办制、全程负责制;在创业资金上,建立了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社会帮助、企业帮助、个人资助等渠道;在创业能力培训上,安置大学生“村官”到企业挂职,到专业合作社兼任负责人;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各类农村创业致富项目,工商、税务、电力、银行等部门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优惠政策。该县计划在2012年底,实现全县大学生“村官”100%参加创业,乡镇(街道)100%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示范基地,带动10000名以上的群众致富的“双百”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