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以建设“森林城市、生态乡村”为目标,以五大治污减排工程为抓手,全面改善区域水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一是强力实施工业点源治理工程。对16家企业的27个治理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包保,逐一明确治理标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完成;选择12家企业在排污口设置生物指示池,对外排废水进行生态监督,外排废水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存的要求;强化点源环境安全防控能力建设,完善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企业剧毒物质处理设施,建设事故状态调蓄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和重点风险源企业出水口要加装重金属在线监控设备,在线监测设备不达标的企业全部限期完成更换。二是强力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投资3000万元,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经管道调入泗河,借助泗河自然降解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改善水质。投资2000余万元,在杨家河、大安河建设两个拦水坝,减缓水流速度,延长自然降解过程,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投入1000万元,对?府河、杨家河、鸟儿洼和黄狼沟等进行清淤和综合整治,改善河道环境质量。三是强力实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禹污水处理厂综合提升工程,切实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两个污水处理厂9月底前出水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四是强力实施新农村治污工程。全市20个新建或在建农村社区同步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能够进入管网的12个社区,接通污水管网;对生活污水不能进入污水管网的8个社区,市财政投资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新建社区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转站。五是强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精心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新上养殖项目实行严格的环评制度。对流域两岸500米范围内的66家畜禽养殖场逐一摸底排查,根据实际情况规范一批、改造一批,对规模小、污染重、无法实现达标排放的坚决搬迁拆除一批,杜绝养殖废水直排入河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