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市北某楼盘降价3成子虚乌有 疑为广告炒作
昨天,一则“市北某楼盘降价三成,跌至每平9700元”的消息,在网络上广为转载。文中称,位于市北区合肥路的这个楼盘几天前的价位是均价14000元,现在大跌三成,每天推出两套80平特价房,每平9700元。
记者调查发明,该楼盘“降价3成”的说话纯属忽悠,疑为广告炒作。
所谓特价房 不是“住宅”
昨天上午记者
致电这家楼盘的售楼处,电话占线长达10分钟。终于接通了电话后,记者询问打折的事儿。以下为记者与接线员的对话:
记者:今天报纸上说你们家降价了,每天推出两套9700元每平的特价房,有这回事吗?
售楼处:我们推出的特价房是一楼,套一户型。产权为50年,是商住两用。
记者:你们这个楼盘不是住宅吗?
售楼处:从2楼开端都是住宅产权,一楼是商业性质的。
记者:如果我只考虑购置住宅,是什么价位吗?
售楼处:均价14000。
记者:一楼卖9700元每平,请问2楼多少钱?
售楼处:这个您需要到售楼处来问,但从2楼起,均价就是1万4。
网友惊呼“报道很弱智”
一楼9700元,2楼开端就要贵几千元,本来这钱差在产权性质上。记者查询得知,按照相干规定,商业用处和住宅用处的房屋有明显差别。除了产权年限相差20-30年外,商住房通常不能应用公积金贷款,且商贷首付比例为50%,只能贷10年。此外在日后的水电气等费用方面,商住楼的成本要比住宅高。
网络上一些感到被忽悠的网友发言表现了不满。有网友留言道:“不知道是媒体在刻意的广告炒作,还是记者太急于抓这种楼市降价的消息,忽悠读者的做法让人气愤。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比较涨或跌,要用同样的事物作参照。这种用一楼商业产权和楼上住宅产权作对照的行动很弱智,你干脆和车库比多好。”
快评:不应为了“写下跌”而“下跌”
如果不是媒体刻意为该楼盘进行广告炒作,那这个事件的呈现,就只能说明为记者急于寻找“楼市下跌”的素材使然。
二套房认定新规出台后,青岛市区新房成交量急降,所以包含媒体记者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看跌房价。而这时候哪个楼盘的“促销动作”,就非常容易被硬往降价上联想。
这颇有点类似古代皇权更迭,新加冕者都会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各种“
祥瑞”。而这回这个“特价商住房”,就成为了急于采写楼市下跌稿的记者所寻求的“祥瑞”了。(青岛消息网记者)
网友评论摘录:
suyonglin212:畸高定价,把客户都吓跑了,6月以来一直是零成交。资金链要断了,真急了!端午节搞促销送粽子,成果房子一套没卖,白赔了粽子。现在又接着忽悠,还是老诚实实把价格降下吧,否则,只等逝世吧!!!
gelounanren:接着忽悠
notbad:忽悠人的!!所谓特价房是一楼的办公用房,商业产权,50年,并且后期水电费和物业费要比正常贵很多!!
微笑阡陌:可笑!!可笑!!真可笑!!这个地脚14000元,真是可笑!都是商家炒作的价格,在这个价位有成交的吗?大家不要上当,又在炒作!有在欺骗!理智一点,该地角6000元左右还说得过去。可恶的媒体,为富人摇旗呐喊,为奸商助纣为虐,可悲!!!可恶的开发商,为富不仁,垄断市场,你们是当代恶人!你们想做什么?还能为老百姓说句公平话吗?还能为老百姓办点好事吗?等候、等候……还是等候,我们唯一的措施!
jzg_sy:大家千万别着急,就是不买,还会降。你能保持一年,就能节俭你一年的工资收入,保持二年,就能节俭4年的工资收入,以此成倍数节俭,是不是很划算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