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青岛人海葬今起免费 外地户口骨灰每具500元

时间:2010-10-08 11:08来源:青岛早报 www.yunhepan.com

  10月8日是“十一”以来的第一个工作日,自今日起,青岛市在全省首家推出的骨灰免费撒海政策开始实行,本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基本费用将全部免除,由政府埋单让逝者“魂归大海”。记者昨日从青岛市殡仪馆了解到,目前已有200余位市民代亲属报名。

  免费海葬可省千余元

  海葬作为一种移风易俗的文明殡葬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岛城市民所接受。为进一步倡导文明殡葬,绿色殡葬,从本月起,青岛市在全省

  首家推出的骨灰免费撒海政策开始实行:原每具骨灰撒海500元的收费标准将被取消,我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费用由市财政统一承担,免除丧属的撒海基本费用。

  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免收骨灰撒海费用的对象为参加由市民政殡葬部门统一组织、撒散具有青岛市常住户籍死亡市民骨灰的丧属。免收的撒海费用包括人工装灰、提供可降解盒、塑料袋、车辆护送、租船、人工礼仪、鲜花、手套等项目。参加撒海活动的丧属不超过4人,每超一人收费50元。不属于免收费用范围内的丧属参加撒海活动,每具骨灰暂按500元收取。

  “实行骨灰撒海免费政策后,对破除封建迷信和丧葬陋俗,减轻人民群众丧葬负担,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说起骨灰撒海能为市民带来的实惠,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笔账,姑且不算墓地,从运送遗体、到火化、撒海等一系列费用上算,最少能为中低收入家庭节省1300元。

  报名比去年同期翻番

  在青岛市殡仪馆,共设置了两部海葬报名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今年8月份新政推出以来,目前已有200余位市民代亲属报名,比往年同期的100人左右翻了一番。

  记者联系上其中一位代亲属报名海葬的市民宋先生,宋先生告诉记者,青岛人以海为伴,自古就有海葬的传统,在征得全家人同意后,他向青岛市殡葬管理处提出申请,准备将双亲的骨灰撒向大海。“每次看到大海都会想起父母的音容笑貌,这样做既文明又有纪念意义。”宋先生说。

  海上撒花瓣寄托哀思

  同样曾将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每年母亲的忌日,一家人都会来到海边僻静处,将朵朵花瓣撒向大海,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记者了解到,在代亲属报名骨灰撒海的市民当中,还有不少是外地户口,他们虽不能常在青岛看到大海,但在外地有海的城市,同样也会面朝同一片大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哀思。 报名需带“户籍证明” 据青岛市殡仪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正常情况下,我市组织两次骨灰撒海活动,实行骨灰撒海免费政策后的首次活动预计在阴历十月一之前。若想报名参加免费撒海活动,丧属需持已被注销的死亡人员户口簿或能体现死者为本市户籍的其他证明,以及经办人的有效证件到市殡仪馆报名办理。 (记者 于小阳)

  相关链接 五千灵骨归入大海

  2005年1月26日,美丽的青岛汇泉湾,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附近的海面,按照其遗愿,人们将 “大海的儿子”——曾呈奎院士的骨灰撒入他一生挚爱的大海,成为许多青岛人永远的记忆。

  作为一种移风易俗的文明殡葬方式,骨灰撒海已被越来越多的青岛市民接受认可。记者从青岛市殡葬管理处获悉,青岛市自1991年10月推出这种新型海葬活动,一般在每年清明和阴历十月前后举行,目前,已有近五千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两万多名家属参加了将亲人灵骨托付大海的仪式。

相关阅读
  • 龚正看望获救人员并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后续工作
  • 大众锐评丨“给媳妇打个电话”,是真情流淌!最高褒奖!殷殷期盼
  • 山东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
  • 日兰高铁(鲁南高铁)日曲段11月26日通车 山东将开3对环形高铁
  • 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
  • 山东前十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还有这5个鲜明特点
  • 感觉挺好,和正常人一样!梁宝寺火灾事故获救矿工目前状态良好
  • 这就是山东丨街采:这首曾唱响太空的山东民歌你知道吗?

    • 上一篇:山东省体育馆举行服装展销会 价格低廉让人惊奇
      下一篇:济南泉城广场街头活体雕塑拍照收费引争议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