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本报刊发了《驴友遭蛇咬命悬一线 记者急寻药连问17家医院》一文,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岛城分布的蛇有哪些种类?在野外遇到蛇该怎么办?10月10日,记者专门采访了青岛动物园两栖爬行馆的相关专家。据介绍,目前青岛共分布着十余种蛇,包括赤链蛇、乌梢蛇和蝮蛇等,但是八成是无毒或低毒蛇,仅“黑眉蝮蛇”和“尖吻蝮”毒性较强,同时专家表示,市民在户外遇到蛇不要惊慌,可以通过跑“之”字形路线摆脱蛇的追赶。
八医
入夏以来已接诊80余例
10月9日,李沧区居民姜先生在爬崂山时不慎被蝮蛇咬伤中毒,后及时注射抗蝮蛇毒血清才脱离危险。11日下午,记者从第八人民医院了解到,入夏以来,已经有多人因被蛇咬伤而被送到医院救治。“截至现在我们已经接诊了80余例被蛇咬伤的伤者了,其中60余例是被毒蛇咬伤的,其余的是被弱毒或无毒蛇咬伤的。”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室的王主任告诉记者,医院每年都会接诊不少被蛇咬伤的市民,其中夏、秋两季最多,入夏以来,急诊室已经接诊了80余例被蛇咬伤的市民。
“被蛇咬伤的一般是爬山的市民和下地劳作的农民!”王主任告诉记者,被毒蛇咬伤的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偶尔也有老人和孩子,而咬伤市民的毒蛇中,崂山蝮蛇占了九成以上,其余的一般为虎斑游蛇、赤链蛇等低毒、无毒蛇。
调查
青岛有十余种蛇
岛城到底分布着多少种蛇呢?11日上午,记者联系到青岛动物园两栖爬行馆的专家宁战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山东分布着20余种蛇,而青岛有十余种蛇。“我们常见的有赤链蛇、菜花蛇、乌梢蛇等。”随后,宁战芳向记者展示了馆内饲养的蛇,包括外表带有红色窄横纹的赤链蛇,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纵纹的乌梢蛇,以及长势很快的菜花蛇等。
“还有虎尾蛇、虎斑游蛇、蝮蛇等。”宁战芳告诉记者,除了前面三种蛇外,还有在尾巴附近有多个黑黄色的圆圈、从外表看长得很像老虎尾巴的虎尾蛇,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的虎斑游蛇,以及头部呈三角形、在崂山比较容易见到的蝮蛇。
毒性
八成蛇低毒或无毒
“在青岛分布的十余种蛇中,八成蛇为无毒或低毒蛇。”采访中,宁战芳告诉记者,赤链蛇、菜花蛇和乌梢蛇虽然常见,但是都没有毒,所以市民在遇到时没有必要惊慌。“虎斑游蛇属低毒蛇。”据宁战芳介绍,虎斑游蛇属于游蛇科,而游蛇科多数为无毒蛇,部分为后沟牙毒蛇和无毒牙毒蛇,其毒性不大。
“而毒性最强的是蝮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土虺(huī)。”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崂山和郊区比较常见的是黑眉蝮蛇,这种毒蛇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眼睛被一条黑色的花纹覆盖,毒性很强,被咬伤后伤者很容易有生命危险。“还有一种蝮蛇是‘尖吻蝮’,也就是我们说的五步蛇,这种蛇在郊区比较常见,并被称为‘草上飞’或‘风梢’。”据宁战芳介绍,这种蝮蛇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毒性很强。
赤链蛇(无毒)
赤链蛇又称火赤链。全长约1米,体背黑褐色。赤链蛇常见于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常卷曲成团,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动。
菜花蛇(无毒)
菜花蛇学名王锦蛇,又称大王蛇、蛇王等。属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及其他靠近水域的地方。
乌梢蛇(无毒)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属形体较大的无毒蛇,生活在丘陵地带,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遭受人类捕杀,数量日益减少。
虎尾蛇(无毒)
虎尾蛇背部灰褐色,腹部黄色或黄白色,尾部有黑色环状条纹,如同老虎的尾巴。虎尾蛇无毒,以鼠类为食,亦吃鸟及鸟蛋。
虎斑游蛇(低毒)
虎斑游蛇俗称野鸡脖子、竹竿青等。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前端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橘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
黑眉蝮蛇(剧毒)
黑眉蝮蛇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眼睛被一条黑色的花纹覆盖。黑眉蝮蛇遇到人类的惊吓容易伤人。多潜伏于灌丛下、枯草边、石板下或岩缝中。
支招
遇到蛇,跑“之”字形摆脱
采访中,宁战芳告诉记者,被毒蛇咬伤事件大多发生在人踩到或逼近蛇时,所以市民比较容易被咬伤的部位是下身,如脚趾、脚和小腿下部,宁战芳提醒市民,在树林和草地等蛇类容易出没的地方行走时尽量穿厚衣服和靴子。“在遇到蛇时不要惊慌,因为蛇的视力微弱 ,只能对较近的物体看得清楚。”宁战芳告诉记者,由于蛇的视觉不敏锐,只能辨认距离比较近的活动物体,所以蛇很难看见1米以外的物体,而对于静止的物体更是“视而不见”。
“如果被蛇追赶,千万不要跑直线。”宁战芳表示,如果遇到毒蛇追赶,市民可以跑“之”字形或“S”形,因为蛇的“肺活量”比较小,在爬行一段路程后,就会疲惫而放弃追赶,如果遇到蛇,要正面注视蛇,注意蛇攻击的方向,左右躲避。“另外,由于蛇类在夜间比较活跃,所以市民尽量避免在夜间外出。”宁战芳提醒说,晚上能见度比较差,市民在草丛等蛇类出没的地方走动会无意间惊动蛇,比较容易被咬伤。 文/图 本报记者 付连兴 鲍福玉 (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