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0月12日讯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昨天徐先生在丽山大厦下面卖了三包肉,驴肉、狗肉、兔肉,只花了十元钱。回家一看大部分都是淀粉,还是馊的。
十元钱买回三包肉
徐先生家在潍坊,如今在济南工作,前几天,他看到济南火车站附近一个商贩处,买了三包不同品种的肉,只花十块钱就能尝到三种不同的肉,徐先生感觉挺不错。可是,他却高兴得有点早了。拿回来一吃却发现根本没有多少肉,大部分是淀粉,还挺牙碜。
徐先生打开一包五香驴肉,发现基本都是面团子,用手一揉就碎了,可是配料上并没有标注淀粉。他又打开了一包五香兔肉,没想到两包一个样。兔肉和驴肉,都一样的肉。虽然生产日期是2010年10月1号,并不过期,但是肉却还有些腥臭味。
包装上还写着"百年老字号""肉香浓郁,回味不绝"等字样呢,徐先生越想越生气,便照包装袋上的电话,给厂家打了过去。厂家却说,牙碜,热热就好了。
接着那边就挂了电话。包装袋上明明写着可以冷拼冷食的啊?徐先生索性按照他的要求蒸了一下。还是牙碜,没法吃。
浙江电话潍坊产地?
徐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对,食品包装上不应该写手机号码啊,应是固定电话才对,他又查了查这个手机号码的归属地,竟然是浙江的号码!家乡潍坊的厂家怎么跑浙江去了?再细看厂址,竟然发现只标着"潍坊开发区",这也太笼统了吧。难道是三无产品?徐先生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和中国QS查询网上输入这个厂家和生产许可证号,竟然都没有显示。
徐先生还发现网上早就有与自己相同遭遇的帖子了,记者按照徐先生提供的信息,顺利找到了那个卖五香肉的商贩。十元三包,有驴肉狗肉兔肉鹿肉牛肉五种。
记者称对这个品牌的不太了解,怕吃着不放心。商贩说是名牌,至于产地也说是山东潍坊的。
随后记者便以四元的价格买了一包"红烧兔肉"。准备找工商部门进行一下检测。
带着这包所谓的兔肉,记者来到了济南工商局商品质量监管检测中心。检测中心的赵继红科长首先对肉进行称量。净重148克,少32克。
去检测 竟是不合格产品
赵科长又对肉进行了切割,发现肉质很少,几乎都是淀粉。经过检测和观察,这包肉的问题确实不少。生产日期一挫就掉,必须是凹凸打印的。厂址不详细,电话不能是手机。这些都是不合格产品的标准。
讨说法 遭遇"无赖"商贩
从工商部门得到了检测结论,记者决定带着这包兔肉回去找找那个商贩。商贩只同意退还2元钱。
很明显,商贩并不愿意把已经到手的钱退掉。记者委婉地说她这肉不正宗,几乎没有肉。商贩表示,十块钱三包哪有那么多纯肉。
可是肉有馊味、牙碜,并且几种肉实际上是一种肉,谁还吃啊,记者仍然坚持要退掉,没想到这时,她却又不承认记者是在她这里买的肉了。
她一边把记者买的肉扔进自己的箱子里,一边矢口否认。可是眼见记者较着真不依不饶,无奈,她只好理亏地把钱退了回来。
随后,虽然把钱退给了记者,可是商贩还在继续叫卖,记者看到路边还有很多类似的小摊位,不但严重影响了交通,而且他们卖的这些东西很难保证质量,记者不禁暗暗为这些正在交钱买东西的市民担心。
既然是卖的食品,就应该保证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制造贩卖假冒伪劣食品不但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而且情节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