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的不是手机,是快乐
10月16日,富士康烟台园区的14名员工,将与其他126名优秀基层员工一道赴深圳受奖,颁奖者是总裁郭台铭。
如此大规模的表彰,在富士康内部并不多见。而在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富士康之星”——优秀基层员工评选中,烟台园区有14名员工,占获奖总数的1/10,这也殊为不易。
反观富士康烟台园区,从2004年8月10日挥师烟台到目前的短短5年多时间里,产值从2006年的100亿元到2009年的820亿元,再到预计今年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富士康烟台园区仿佛在一夜之间,为烟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使烟台一举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信息产业重镇。富士康烟台园区也因此成为其大陆除深圳园区之外的第二大园区。
短短5年多时间,富士康烟台园区留下了一路闪光的足迹,也留下一路迷人的神奇。带着这份神奇,记者走进富士康烟台园区,近距离接触它。
富士康生产空间
轨迹:从100亿到1000亿元的跨越
关键词:延伸产业链
“去年,富士康烟台园区实现产值820亿元,5年增长482倍,进出口150.4亿美元,其中出口91.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全省的1/2和1/9。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富士康党委书记张占武开门见山地说,目前烟台园区在集团22个园区中位列第二,在整个集团构建中位置举足轻重。
鉴于富士康的管理制度,记者无法进入车间现场,但从富士康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便可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产业链延伸脉络:2004年刚成立初,产品以台式电脑为主。2006年6月,无线通讯产品事业群手机产品入驻,富士康烟台园区当年实现产值100亿元。2007年消费电子事业群游戏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入驻,当年实现产值345亿元,出口34亿美元,成为烟台市产出最大企业和全省第一出口大户。2009年,任天堂游戏机产能全部移至烟台,索尼游戏机和笔记本电脑、戴尔台式机及笔记本电脑产能扩充,富士康烟台园区实现产值820亿元,5年增长482倍,今年,随着液晶平板电视项目的开展,预计产值将实现1000亿元。
随着产品种类的丰富,富士康的产业链条也越来越完善,吸引了500多家配套企业的跟进。富士康资深经理人李志军告诉记者,富士康开创的垂直整合模式,增强自身在客户价值链制造环节的作用,建立庞大的生产规模,将模具、机构件、零部件、整机至设计、生产、组装、维修、物流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起,从原料到成品,再到终端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提起富士康,很多人把它简单地解读为劳动密集型“贴牌”企业。
事实上,以“代工”为业,富士康已经发展成为电脑、手机和消费类IT产品全球最大的代工生产商,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如索尼、苹果、英特尔、诺基亚等代工生产,各大品牌企业所争取的市场份额都交给富士康代工生产。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富士康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均衡,不会直接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从而保证获得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士康之所以能够从容度过之前的金融危机,其‘代工’经营模式是主要的秘密武器。”烟台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富士康烟台园区是近年来鸿海集团在大陆唯一扩张产能的基地,这源于烟台园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富士康已经在制造业的每个环节都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完成了从“代工科技”向“创新科技”的转型。
早在2004年7月,富士康集团在台湾投资约300亿新台币建设全球研发中心,招募全球3000多位高级研发人员,负责整合全球14个实验室的资源,支援全球制造与设计工程,为富士康集团全球40多个生产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纳米、平面显示器、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关键词:万马奔腾
在烟台园区的入口,富士康零售连锁店“万 马奔腾”的招牌格外显眼。“‘万马奔腾’计划是除了拥有自身赛博数码外,还在开设其他销售通路,目标是开设一万家店面,大部分店铺将通过员工返乡创业形式,在三线以下城市落地。”李志军告诉记者。外界看来,“万马奔腾”计划被认为是富士康从“代工王”转型为全业务链的生死之战。对于在公司工作几年、愿意参与“万马奔腾”计划的员工,富士康将提供30-40万无息贷款方式给参与此项目的员工,并为员工提供维修电器的培训。
短短几年,烟台园区产值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的跨越,得益于富士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独特模式: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的有机结合。随着富士康逐步从3C(通讯、电脑、消费类电子)产业向6C( 通讯、电脑、消费类电子、汽车、通路、数字内容)产业跨入,更多的投资和更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都有机会转移到烟台园区发展。
富士康趣味沙滩运动会
转型:从代工科技到创新科技
关键词:校企合作
“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实行校企合作,招揽更多的人才,为后续的发展服务。”富士康烟台园区资深经理李志军说。
自2007年始,烟台校企合作专案组先后与鲁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烟台汽车工程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上横跨软体设计、硬体设计、电源设计、机构/模具等技术专业,先后培养重要工程人才500多人。2008届和2009届校企合作专班的300多位大学生已能够独立担当专案性工作,并开始协助主管,打造部门人才梯队。而2010届校企合作专班的200多位同仁也已分配到部门,开始参与研发及工程工作。
今年初,富士康教育训练学院正式筹建。截至目前,9间教室全部施工完毕并已投入使用,为35所学校124位驻厂老师提供了优越的授课环境。
关键词:留才计划
今年3月5日,富士康员工吴胜文和其他208名同事一起拿到了新房的钥匙。这不是集资房,也不是团购房,而是不花一分钱由单位直接配给的房子,并且加送装修金。
这些员工,既有从深圳转战烟台的资深员工,也有部分入厂仅四年的技术开发人才,更有大批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员工。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斥资3.7亿购买了6栋楼共计870套房源,用于员工配房,剩下的其它房源将陆续配给其他优秀员工。此举在烟台开发区乃至整个烟台市外资企业中尚属首例。
聚才乃壮,富士则康。随着笔记本电脑及游戏机产品项目进驻烟台园区,大批员工从工作、生活多年的深圳、昆山等地转调烟台园区工作。为留住人才,提高员工扎根烟台的积极性,激励员工扎根烟台、建设烟台,烟台园区实施了此次配房留才政策。富士康集团通过推动配房留才的利润共享政策,培养了人才,留住了人才。“安居才能乐业。留才政策是集团为鼓励本土干部长期扎根服务而采取的一项政策,配房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留住人才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烟台富士康党委书记张占武说。
关键词:绿色低碳
“头顶这些灯,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生产的LED节能灯。”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委员会党委办主任宋德志指着公司展示厅的天花板说。不仅仅是办公室用灯,烟台园区内所有的照明设施目前已经全部更换为富士康自主研发、制造的LED节能照明灯,这一项投入就花费5000多万元人民币。
据初步统计,灯具更换完毕后的烟台园区每年将节约用电量1391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00余万公斤,节约资金876万元。
富士康的“绿色”已经拓展到更多的能耗领域———通过多种技术措施合理调控冬季室内温度,2009年度采暖季富士康烟台园区预计将节约热能32141吉焦(能量单位,一吉焦等于一百万千焦 ),减少用煤量34000多公斤,采暖费比上年度节约300多万元;通过污水处理循环使用等方式,每年可节约用水36000多吨,节约费用达14万元。
影响:富士康给烟台带来了什么
关键词:物流环节
根据李志军估计,富士康一年的出口货柜在2.5万到3万标准集装箱之间,生产旺季时每周进出800个货柜,国际大型船务公司如中远、中海运、韩进、马士基等,都在跟随富士康的落户和发展,积极联系挂靠烟台港,开辟欧美航线。
而在烟台国际机场,以往富士康往欧美出口货物需要从烟台经停韩国中转,出货速度无法保障,物流成本也增加不少。2008年底,长3200米的机场新跑道正式启用,这使得波音747等大型飞机也能够停靠烟台空港。今年3月,烟台国际机场开通了飞往美国洛杉矶、芝加哥的货运航班,富士康的空中通路更加畅通。
“我想通过我们的进驻,烟台的运输业者、货代这些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已经被全方位带动起来了。”李志军说。
关键词:产品集群
在富士康落户之前,烟台电子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如多层精密印刷线路板、电子模具、感光干膜、注塑件、包装木质栈板熏蒸等产业、产品领域几乎空白,从而进一步限制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富士康入驻以后,先后吸引了500余家外地配套企业来烟台开发区设立了商务办事机构,300余家烟台本地企业与富士康烟台园区建立经常性业务往来,另外还有60家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的生产性配套企业到开发区投资设厂,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有2家。
烟台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富士康及其配套企业的引进,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烟台市的电子工业基础,填补了产业空白,提升了产业结构,使得当地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等方面,就近学习、借鉴富士康国际化运筹企业的经验,让更多的烟台本地企业脱胎换骨,跟进发展。”
2008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260亿元,其中富士康完成680亿元,加上其配套企业的产值,可以占到全市的62%。在富士康落户烟台之前的2003年,烟台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只有230亿元。而今,提到四大支柱产业中的电子信息,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富士康以及它带过来的整条产业链。
关键词:外贸拳头
富士康对全省经济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581.4亿美元,出口9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和24%,若没有富士康的支撑,增长率将分别下降4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2009年5月《中国海关》杂志发布“中国外贸200强排行榜”,富士康集团旗下9家公司入围,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大陆地区各公司的出口总额达到556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9%,当之无愧的连续七年加冕中国出口军团中的团体冠军。而烟台园区作为其大陆除深圳园区之外的第二大园区,将为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4名烟台富士康员工赴深圳受奖
占该集团获奖总人数的1/10
(YMG记者刘新国) 昨日,记者从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获悉,在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富士康之星”——优秀基层员工评选中,烟台园区的14名员工脱颖而出,占获奖总数的1/10,他们将于10月16日赴深圳参加颁奖盛典,总裁郭台铭将亲自为其颁奖。
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总投资30亿美元,现已完成投资14亿美元,由台湾鸿海集团独资兴办,是全省产出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也是近年来鸿海集团在大陆惟一扩张产能的基地。2009年进出口150.4亿美元,其中出口91.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全省的1/2和1/9,预计今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出口105亿美元。
据了解,本次富士康集团共评出140名优秀基层员工,其中包括十大杰出基层员工,分布在12个事业群的15个园区,来自全国18个省市。其中,山东籍员工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