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方的部分城市来说,今年的雨水仿佛有点多,广东、广西的强降雨导致其内涝,主城区被淹的场景让人记忆深入。当这样的场景呈现在大城市时,不少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城市,这就是青岛。之所以会在雨水频袭的时候想到青岛,是因为它拥有令其他城市爱慕的排水系统。而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得益于100多年前德国人的手笔。上世纪初,德国人建造的下水道,100年后的今天仍在施展着余热,这不禁令人称奇。6月4日、6日,记者先后两次走进拥有百年之久历史的德建下水道,试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初探德建下水道
有的处所真能开车
6月4日下午1点半,记者来到了市排水管理处。在得知记者想去探访一下百年之前的德建下水道时,工作人员给记者简略介绍了一下出口地位,说可以去看一看。但是,工作人员善意地提示记者,他们以前也曾进去过,但都带着氧气设备,如果没有筹备进去太深的话,可能会有危险。听了排水处工作人员的话,记者加了些警惕,在去位于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前,专门买了蜡烛、塑料袋,用来照明、防水。
里面挺宽,但能开车的处所只有20米
4日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因为正在退潮,底本被吞没一部分的出口全部露了出来。因为不知道下水道内是否会有积水,记者在脚上套了两层塑料袋,筹备得差不多后,记者走进了神秘的德建下水道。
入口处非常广阔,以前听人说,青岛的下水道里可以开汽车,这次见了才真正领会到。出口的拱形下水道又宽又高,开一辆轿车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有人说可以开解放牌卡车,则有点艰苦。往里走了20米左右,下水道呈现了两个分出口,都没有主出口那么宽、那么高,分出口也基本容不下一辆车 ,即便是QQ 、小吉利。下水道可以开车的说法,对全部德建下水道而言并不成立。因为有分支,记者选择了左侧的一个出口,接着往里走。该下水道的分支高宽度大概只有 1.7米,记者在里面走只能低着头、弯着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