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人工湖里打捞出来两具尸体,
而在这背后,有着一个感人泪下的故事,
一名80后优秀记者,为了救一名KTV的轻生女子,在深夜里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没想到,下水后他再也没有上岸,一个年轻的生命随着他的救人壮举永远定格在冰冷的河水中。
遇难的记者名叫李建军,他是潍坊日报社驻昌乐县的记者。他走了,抛下了他挚爱的新闻事业,他走了,连句话都没有给亲朋同事留下。但他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一种大爱。在他走后,有称赞声,也有惋惜声。为了救一名陌生的轻生女子,把命都不要了,李建军的行为到底值不值?宝石城的人围绕这个人生命题展开了大讨论,值不值?是啊,所有看到这则新闻的人都在追问这个命题:这么做值不值?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唯愿李建军一路走好!
鲁中晨报全媒体记者 贵银 孙锐 发自潍坊
为了救人,他把生命留给了河水
10月20日的深夜来得异常早,10℃以下的气温,让素有中国宝石城之称的潍坊昌乐县城,显得格外安静。
23:50许,28岁的李建军告别朋友,走出濠景海岸社区的大门,准备步行回家。李建军是潍坊日报社驻昌乐县的记者,自从进入报社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记者,在采访、写作、编版、摄影等各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工作中深得同事们信任和好评。
会友结束,回家,完成一天的工作。
一出濠景海岸社区的大门,在一路之隔的景观桥“水榭走廊”上传来呼救声,“有人要跳河!”借着昏暗的灯光,李建军看到“水榭走廊”中央一名女子正要跳下去。
没有经过任何考虑,李建军长期养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以最快的速度穿过马路,冲向景观桥。
当李建军跑到“水榭走廊”中央时,女子已经翻过了栏杆,李建军一把拉住女子的衣服。“我又不认识你,你管我干什么。”这是女子生命中说出的最后一句话,随后她挣脱掉了衣服,跳入水中。
而此刻,女子的两名朋友也赶到现场。据了解,轻生女子来到“水榭走廊”后,曾给朋友打电话,电话中提到了“对不起父母”的语句,朋友意识到她有可能又一次轻生,便打车四处寻找。
然而,还是来晚了一步。
看到人已经落水,李建军毫不犹豫地甩掉外套,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女子的朋友也一边呼喊一边报警。
湖水冰冷刺骨,当人们迅速赶到时,只有轻生女子漂在水面上,但她已不挣扎、不呼救了,任由自己慢慢沉入了水底。
而水中却没有了李建军身影。
遇难那夜,搜救过程异常艰难
10月21日0:05许,潍坊市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在昌乐县城丹河公园有人落水。“城西派出所的民警最先赶到现场,随后刑警队和消防官兵也都抵达现场。”昌乐县公安局刑警5中队张队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横跨人工湖有一座钢结构的白色景观桥“水榭走廊”,两人落水的位置就在桥中央北侧。
警察与消防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后,立即在第一时间展开了寻找与施救。由于正值深夜,湖面上一片漆黑,几束灯光在湖面上扫来扫去,却找不到任何线索,湖面异常平静,两个年轻的生命在短暂出现的浪花之后,没了任何涟漪。消防战士们穿上防水衣,跳入湖中四处搜寻,没有任何发现。
警察沿河两岸寻找,也没有任何收获。“我们赶到现场后,距离落水时间只过去了十几分钟。”张队长告诉记者,“水榭走廊”正好处在人工湖的注水口,上游水库中的水源源不断地从此注入湖中,而且此处的湖面陡然变窄,所以湖面看似平静,湖底却暗流涌动,而且水深达三米以上,“两人落入水中,很有可能被冲到其他地方。”
搜救仍在持续,而且加大了搜寻力度,专业潜水员也加入了搜救队伍中。
可潜水员一次次下水后,等到的还是一次次的失望。
救援的人们仍抱有一丝希望,“说不定两人早就从其他地方上岸离开了。”但是21日12:00许,随着一名女性尸体被打捞出来,人们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10月21日12:40许,潍坊市昌乐县丹河公园人工湖中心,当潜水员再次从水下探出头的时候,一具男性的尸体紧跟着浮出了水面。“建军哥,我们不是说好今天一起出去采访的吗?你怎么突然就这样离去了……”一名年轻记者泪流满面。
对于这名女子,为何要寻短见,她是做什么工作的?昌乐坊间有多种传言。昌乐县警方在接受鲁中晨报记者采访时证实,这名女子今年18岁,是昌乐县一家KTV里的服务员,当天晚上这名女子喝了酒,而且在之前,这名女子已经有几次在酒后显露出轻生的念头,但都被身边的人劝阻。而事发当夜,这名女子再次喝酒后去寻死,被正欲回家的李建军碰到,才发生了这悲惨的一幕。
同事眼里,他是一名优秀记者
10月20日,正是李建军的生日,没想到一夜之间,阴阳相隔。
28年前,李建军出生在昌乐县红河镇周家成官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父亲今年54岁,是村里的干部,母亲53岁。李建军还有个弟弟,今年大学刚毕业。
2002年,李建军成为原昌乐报社的打字员和版式设计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却对记者这个岗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只有中专学历,但李建军通过长期不懈努力,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先进个人”、“十佳工作者”等等数不清的称号,足够证明李建军在工作上的投入与不断的进步,在出事之前,他刚刚被任命为记者部的主任。
2009年9月,组织上接受李建军的申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近,李建军又采写了一个系列报道,现在这些稿件静静地留在编辑部的稿件库中,成为了他生命的绝唱。
10月22日下午,位于潍坊日报昌乐记者站办公室,李建军的办公桌摆在西侧靠墙的位置,桌子上一尘不染,整齐地码放着一些书籍和报纸,一旁的椅子上挂着一条领带。
据记者站的一名负责人介绍,李建军去世的消息仅仅告诉了他的父亲,考虑到他母亲的身体状况,家人还在隐瞒着。一天后,当人们试探着将这一消息告诉母亲时,巨大的打击使老人当即晕了过去。“他很爱干净,平时穿戴很整齐,跑时政新闻的,所以也有打领带的习惯。”李建军的一名同事告诉记者。
李建军是10月20日下午下班后离开单位的,那也是同事们见他的最后一面,“当时他还嘱咐我,让我第二天给他打电话,说有任务给我。”一名赵姓记者说。“即便是人走了,也没耽搁工作。”同为昌乐记者站记者马保正告诉记者,10月21日上午,当地宣传部门还给站上打电话,提醒李建军有个活动要参加,“前一天他就接到电话了,肯定是做好了采访准备,谁能想到出事了。”
宝石城的大讨论
10月25日,天悲人泣。在昌乐县的殡仪馆外,哀乐低回,哀思绵绵。
李建军的家人、同事、生前好友等2000多人,站在冷风里,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因英勇救人而献出28岁年轻生命的优秀记者。
孤峰为碑松为幛,
丹水留魂人留名。
桥寒堤冷壮士暖,
素歌杯酒送君行。
而在此之前,就有网友在“昌乐吧”上赋诗,缅怀这名见义勇为的勇者,而发帖祭奠的人更是成百上千。
“一个路过的记者为了不让生命之花凋敝,全然不想奋不顾身的结局。为了救人而离去的人,真英雄也。”有网友如是说。
事发之后,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抒发着对李建军这位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在称赞声中,一种惋惜的声音也传播开来。
“这么优秀的一个记者,为了救一名在KTV里工作的服务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总感觉有点不太值得。”出租车司机张先生说,作为李建军的同龄人,他非常佩服李建军的做法,“换做我,我真没有勇气跳下去,用流行的话说,李建军是个纯爷们,但是毕竟落水的是名KTV的服务员,从社会价值上来看,李建军是名优秀的记者,前途无量,在这里死去,总感觉有点亏。”
但这样的观点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反驳。“生命没有贵贱,不能由工作的种类而划分等级,任何一个生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拯救,李建军见义勇为的做法是值得任何一个人学习与称赞的,同时这件事也提醒大家,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再大的困难都是能解决的。”市民宋女士说。
10月22日下午,离开昌乐县城时,记者再次经过事发的人工湖。“水榭走廊”静静地横跨在湖面上,只有北侧一段被碰坏的灯管,摇曳在晚风中,似乎在向人们鸣唱着当夜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