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28日电 (记者 汤乙清)28日,“聚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六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胶州湾畔,参观创造多项世界纪录的青岛海湾大桥施工现场。目前,大桥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沥青混凝土等桥面铺装工作陆续展开。大桥建好后全长超过41.58公里,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海桥。
胶州湾海域海盐量高、对结构耐久性要求较高,加之处于冰冻海域,青岛海湾大桥建设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针对这些特点,山东高速青岛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为确保海湾大桥质量安全,勇于创新,大胆引进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目前已取得多项中国之最与世界首创:全国首座采用低桩承台的跨海大桥,全桥海上钻孔灌注桩数量居世界第一,混凝土套箱无封底技术为世界首创。
截至目前,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经营的青岛海湾大桥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累计完成占概算投资(95.3亿元)的86%。青岛海湾大桥项目的大沽河航道桥、红岛航道桥、沧口航道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大桥自2007年5月全面开工,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线贯通,2011年上半年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是国道主干线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青岛市规划的东西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将缩短青岛至黄岛间路程近30公里,节省时间20分钟,进一步完善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加强主城区与两翼副城区的联系,为青岛城市的深度发展拓展出崭新的空间。(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