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位于济邹路南的橡胶坝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洸府河景观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洸府河景观改造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列为今年“三重”项目之—,主要是针对洸府河红星路至入湖口14.2公里长的河段,进行河底清淤、河道拓宽、生态改造、景观建设,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滨水区,最终实现河道整治与两岸土地开发协调发展。
28日上午,在位于济邹路南的洸府河畔,洸府河景观改造工程开工仪式举行。在这里,一条长120多米的橡胶坝将拦河而建,预计明年春天可竣工投入使用。
这段洸府河沿岸与已经开放使用的滨河公园相比,尚处于一片未开发状态。河边都是湿泥,河里荒草丛生,市民无法亲近水岸,洸府河水从这里流向北湖。
随着挖掘机挖起第一铲土,橡胶坝工程正式开工,拉开了洸府河景观改造工程建设的序幕。“橡胶坝建成后可以拦蓄上游来水,产生水位落差,营造出类似小瀑布的景观。”工程指挥部的张海腾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橡胶坝工程投资1400多万元,整个橡胶坝长120米,高4米多。橡胶坝建成抬高水位后,扩大水面,形成滨水空间,为洸府河景观改造工程创造条件。在橡胶坝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进行景观部分深化设计,启动景观建设。
防洪标准达百年—遇
洸府河是贯穿济宁南北的一条重要河道,流经兖州市、任城区、市中区、高新区、北湖度假区,于石佛东入南阳湖,是南四湖湖东地区主要防洪排涝河道之一。其中,济宁城区段长近20公里,地理位置很重要。
洸府河景观改造工程主要是针对洸府河红星路至入湖口14.2公里长的河段,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然生态河道进行景观建设。工程完成后,洸府河防洪标准将达到100年一遇,同时对改善洸府河自然景观,美化城区生态环境,提高两岸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加快推进北湖生态新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景观布局分“三带六区”
据济宁水利局总工程师袁文亮介绍,洸府河景观改造工程的总体布局是“三带六区”。“三带”分别名日活力之城、静养之园和湿地天堂。其中,活力之城又分设了三个景区,静养之园分设了两个景区。整体设计遵从治理段的生态环境特征,以绿为主,生态优先,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
活力之城位于从红星路至礼贤路上游800米处。这块区域接近城区,结合周边的居住和商业用地情况,分别设桃花潭水、碧波桥影、活力绿林等三个主景区,营造人文、桥影、青山、绿水、儿童娱乐、运动休闲、科普教育、亲水、戏水的活力生态城,主要体现“动”。从礼贤路上游800米处至滨湖路的区域叫做静养之园,它位于洸府河与蓼沟河的交界处,有较大面积的三角形湿地,两侧有生态公园和北湖公园。结合周边大环境,在这里设了映月园和湿地园等两个主要景区,形成一处疗养、养生的景中园,再现宁静、自然的生态花园。从滨湖路至南外环为湿地天堂,在原有滩池、鱼塘基础上整治,建设成一处纯天然的养生之圣地,生态湿地的天堂。
桃花潭水景区在设计内容上主要体现仁、义、礼、智、信文化和李白诗文化,将来设置有广场、亲水平台、木栈道、景观建筑、小品雕塑、游船码头、生态岛等。碧波桥影则结合济邹路设计,和周边的商业用地情况,设有文化商业广场、水文化广场、景观橡胶坝、特色种植园、百果园、景观亭、木栈道、荷花池、码头、停车场等。这次开工建设的橡胶坝就属于碧波桥影景区。活力绿林主要以儿童娱乐、运动休闲、科普教育为主,设有儿童娱乐空间、运动休闲空间、菖蒲园、水上活动、景观亭等。整个景观改造建设力争将“观光农业景观、湿地景观”作为特色,打造出一个“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滨水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