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调度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共启动建设项目338个,涉及村庄1319个,启动建设农房23.25万户,总投资达214.3亿元。全市在建万人以上的社区达到了65个。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配套完善,是农民群众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按照有关要求,已经建成的居住小区,凡没有同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必须在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设的,凡没有同步规划设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必须限期补上,并同步建设;新建小区必须按照“三同步”要求组织实施,既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配套,一步到位。在供气、供热上,有条件的要走以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地源热泵等可再生农村新能源供气供暖的路子,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也要在规划设计中超前考虑,为今后配套打好基础。
同时要根据社区人口集聚规模和社区特点,合理确定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规模、科学设置服务内容,从今年起,把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年度考核验收的重点。
对合村并点后村庄拆迁腾空的土地,经过复恳治理,采取大户承包、租赁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培植新的产业,开发特色农业。节余的土地指标,在进行挂钩置换取得资金支持社区建设的同时,通过招商等方式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社区集体收入;挂钩土地指标调剂到城市使用的,要按不低于40%的比例用于经营性用地,提高土地收益,返还投入农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