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山东:疯狂棉花“退烧” 棉花企业停购观望

时间:2010-11-23 11:35来源:齐鲁晚报 www.yunhepan.com

  山东省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周边的村民依然清晰地记得,两星期前,收购棉花的几十辆大车在通往镇上的路口处排着队抢购。22日,这里成了另外一番景象。收购棉花的大车不见了,棉花收购企业和深加工企业也关门歇业。“疯狂棉花”突然变脸,我省不少棉企被“闪”了一下腰。

  “4.1元/斤”,这是9月初德州市部分棉花加工企业开始收购籽棉时的价格。之后,棉花价格一路上涨,11月10日达到顶峰,四级籽棉收购价7.2元/斤左右。11月11日,是棉花价格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籽棉收购价和皮棉价格如过山车般开始下滑。22日,四级籽棉收购价降至5.5元/斤左右,较10日那天下跌了1.7元/斤。11月21日,山东魏桥纺织集团采购价格再次下调800元/吨。魏桥号称行业的风向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多次大幅下调皮棉采购价格。棉价转向,山东省的一些棉花加工企业已纷纷选择停产停购陷入观望,棉花交易几近停滞。

  22日,临清市金郝庄镇的一家纱厂门前,停着3辆卖棉花的车,有近20人在门口围观,一个人手里拿着一盒扑克。他们是收购棉花的小贩,是棉农和棉企之间的收购商。“现在没活干了,价格不稳定,棉农不愿卖,现在每天到纱厂门口来探听价格。”收购商老李说,附近棉厂都关门了,就两个纱厂还收棉花,但收购价都不高。在一辆车前,纱厂的负责人孟先生查看棉花后说,“一斤六块”。老李郁闷地说:“我这是六块一收来的,还得倒贴?”记者了解到,聊城的高唐、临清十多家棉花收购兼深加工企业都已关门歇业。积压的皮棉在几十吨至几百吨不等。

  德州市是产棉大市,对于棉花价格的忽冷忽热,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分析,这次棉花价格持续下跌主要是美国纽约期货交易市场棉花期货下跌,带动了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不断下跌,从而影响到国内现货市场上棉花价格下跌。专家还分析,此次棉花价格下跌也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有关。

  棉农:价越跌越舍不得卖

  “啥都在涨钱,就棉花跌钱,越跌越舍不得卖。”22日,记者采访德州市夏津县北城街道唐堤村棉农李念香时,她这样说。李念香家今年种了10亩棉花,每亩收了400斤左右。她告诉记者,她家的棉花还没有卖,等过了春节再卖。

  “棉花价格涨到6.5元/斤时,就停滞了。”夏津县北城街道李刘庄的村支书刘玉水告诉记者,棉农们盼着价格继续上涨,加工企业认为棉价太高,不来收购,就这样村子里已经20多天没有进行棉花交易了。“低于6元/斤,棉农根本接受不了,舍不得卖。”刘支书说。李刘庄220户人家全部都种棉花,到目前为止,村里只有两户人家卖了棉花,其他村名都还囤着呢。

  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镇五神庙村是一个棉花种植大村,该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棉花,一般每家种十多亩。“我家种棉花十几年,从没有遇到过这么高的行情,每斤7.5元的时候,我家的棉花没摘完,想卖时价格又跌下来了。”村民杜女士无奈地说,家中还存着六千多斤棉花,但现在不舍得卖,只能等着再次涨价。

  记者走访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五神庙村、曲庄村以及金郝庄镇了解到,多数棉农的棉花都没有卖出去,由于价格下跌,很多人家都存了两三千斤棉花等着再次涨价。

  本报记者徐乐静谢晓丽

  棉企:囤积皮棉损失不小

  在高唐禄丰棉业有限公司,经理王玉友正躺在床上,床头放着两盒药,因为“工厂停工一个多星期了”。王玉友说,原来按每斤7块钱收的棉花,加工成皮棉,成本价是每吨3万多元,现在只能卖到2.6万左右,公司积压了近40吨皮棉,现在卖就得赔上近20万。“愁得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能吃安眠药才能睡着。”除了等待,王玉友也没办法。在高唐广益棉业有限公司院内,记者看到厂里堆着两米多高的皮棉。公司经理刘立忠介绍,公司积压300多吨皮棉,成本价在每吨29000多元,现在每吨价格在27000元左右,如果现在出手的话,得赔60多万,他希望价格能高上去,至少要保本。

  高唐曲庄村的曲广勇也经营一个棉厂,平时收棉花深加工,但已经关门多天。“收棉花的成本太大,当初是贷的款,加工出来皮棉一吨成本价就3万多,但现在才卖到两万六七左右。”曲广勇说,几个棉花收购兼深加工企业,目前都积压了三四百吨的皮棉。

  记者了解到,高唐、临清十多家棉花收购兼深加工企业,都已关门歇业。积压的皮棉在几十吨至几百吨不等。

  “根本没有棉花可以收啊,棉农不卖,没有办法,只能观望了。”武城县第一棉厂经理刘宪清告诉记者,收购不到棉花。“我们工厂停工一个多星期了。”刘经理说。

  刘经理还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加工企业都有囤货,“之前高价收购的,现在价格跌了,存货的损失很大。”刘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第一棉厂现在有存货700吨,按之前购买的价格,现在每吨亏损了2000元。“这一算就损失了140万呢。”本报记者徐乐静谢晓丽

相关阅读
  • 龚正看望获救人员并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后续工作
  • 大众锐评丨“给媳妇打个电话”,是真情流淌!最高褒奖!殷殷期盼
  • 山东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
  • 日兰高铁(鲁南高铁)日曲段11月26日通车 山东将开3对环形高铁
  • 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
  • 山东前十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还有这5个鲜明特点
  • 感觉挺好,和正常人一样!梁宝寺火灾事故获救矿工目前状态良好
  • 这就是山东丨街采:这首曾唱响太空的山东民歌你知道吗?

    • 上一篇:山东柴油外流比重加大 中石化称力保省内供应
      下一篇:名校抢生源 山大海大石油大无意加入高校联考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