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苗爱文 刘勇 高灿灿 孔令鑫)昨天,在济南召开的评估总结会议上,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世界银行评估。世界银行专家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徐向红,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孙世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济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成文出席会议。
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正式评估于本月22日启动,30日圆满结束。在评估过程中,世界银行专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社会影响评价报告》进行了严格审查,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逐一确认,深入研究确定了项目投资规模、工程概算、监测指标、社区参与、技术援助、贷款条件等一系列重大事项,对项目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总结会上,徐向红指出,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的顺利通过是全省利用外资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次成功尝试,省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使这一项目顺利通过评估,创造了世行项目的山东速度、济宁速度,为山东争了光,可喜可贺。
刘成文指出,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通过世行评估,不仅是济宁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下转A4版)
(上接A1版)也是济宁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大事。下一步要严格按照世界银行的有关要求,扎实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工作:一是要在省办及省直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尽快完成国内审批所需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项目谈判顺利进行。二是项目各个实施单位要尽快开展详细工程设计,确保资金到位后工程顺利开展。三是要尽快启动有关规划、手册编制等软项目,落实好配套资金及相关承诺,做好谈判前的各项工作。
据了解,我市于2009年申报了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引入世界银行贷款5000万美元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地位于曲阜市和邹城市,建设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二是历史古城区更新和基础设施提升,三是规划及手册编制,四是能力建设和项目管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