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国家将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公办园和民办园将同价收费,这对于家有宝贝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那么,我省是否具备了幼儿园同价政策“落地”的条件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记者张雯雯
公立园太少抬高私立园价格
近年来,民办幼儿园数量大增,一方面不少公办幼儿园前身是行业所办,改制后引入了社会资金,能满足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属非义务教育,仅有公办园无法满足家长们的多种需求,一些社会力量为了盈利纷纷介入。然而,相对公办园每月400元左右的费用,民办幼儿园收费一年动辄一两万元甚至更高,让不少家长不堪重负。
家住槐荫区的赵先生和妻子最近在为2岁多的儿子寻找幼儿园。其实,他们所住的小区里就有两家幼儿园,不过都是民办的,每个月收费在1500多元。据说下学期要涨到2200元左右。赵先生告诉记者,妻子没有工作,自己每月4000多元,还要还1000元房贷。现在物价这么高,除去正常花费还能剩2000元左右,孩子一旦上这个幼儿园,全家将入不敷出。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说:“这是由成本决定的。幼儿园仅硬件前期投入就超过50万元,再加上场地租金、教师工资等,每人每月收六七百元只能保本。”
“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不利于整个幼教市场发展,会出现民办园恶性竞争,竞相抬价、降低质量,受损害的是广大家长和幼儿。”一位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收费差距大缘自收费没标准
一个孩子上幼儿园的花费已经堪比一个大学生的学费,形成了“孩子上得起小学,上得起中学,却上不起幼儿园”的怪状,“幼儿教育贵族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相关规定也没有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费用作出任何限制。
济南市教育局基教处托幼办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除民办幼儿园以外,济南市其它所有幼儿园收费都必须完全按照2003年出台的有关收费标准执行。而民办幼儿园的收费则完全放开,只要到物价部门备案即可。
依据相关标准,按教学条件、规模、师资力量等因素排列,最好的幼儿园为省级示范一类园,此类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也最高,譬如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幼儿园,每月的费用是260.7元,这个费用包括保育费、杂费、管理费和代办费,不包括伙食费,其他幼儿园收费自然要比此标准低。而对于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则完全放开,实行市场化,没有明确的限制。
公私同价需“双管齐下”
同价也要保证同质
公私同价需“双管齐下”
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表示,将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要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之策,对于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明确路径,对于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昨天,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了解到,目前,济南市正规注册的幼儿园有1612处,其中公办幼儿园318处,民办幼儿园1294处(其中,民办幼儿园包括企业出资建园等)。从这组数字中不难看出,公办幼儿园的数量远远少于民办园。一家公办园的园长向记者表示,各地财力不同,情况千差万别,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因此,实现公办园民办园同价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也有个度,不可能要多少给多少,比如说,教师待遇问题就不可能一下子解决。
另外,民办园目前都是自行筹措资金,加之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民办园为了加收费用,便将一些基本课程设定为特色课程,孩子如果想学,就要额外收费。可如果孩子不学,别人上课时,自己的孩子无人看管,因此,家长会在开学时选定几门课程,费用自然就高了。目前,之所以实现公私幼儿园同价有点难度,主要就是担心政府的投入有多大,如果民办园没有得到有力的资金扶持,一味要求其降低费用,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公私幼儿园同价需“双管齐下”逐步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对其提供政策支持。
民办园缺乏
政府资金扶持
现在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个幼儿园,像考公务员;交的入园费,比大学还要贵”。记者调查发现,各幼儿园收费差距之大着实让人吃惊,从2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而这差距主要集中在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无法拥有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资金扶持的民办幼儿园由于运营成本高,只能收取较高的费用。“公办园是政府全额拨款的,但民办园却需要自己筹措资金,房租、教师工资、各种费用哪里来?当然就要从孩子的入园费上出了。”
教育部门
已着手调研
继国务院出台发展学前教育措施之后,12月1日,在全省学前教育工作电视会议上,针对目前学前教育收费普遍较高的现象,副省长黄胜说,各级政府在确保新增教育经费到位的前提下,适当向学前教育倾斜。
到2020年,全省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数及在园幼儿数要分别占到总数的80%,所有幼儿园都要达到基本办园标准,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85%。目前,各地以县为单位,已着手展开调研,并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1月底前报省教育厅审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