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工业总产值2.2 亿元,1978年实现56.5亿元,1985年突破100 亿元,1996 年达到1000亿元,2010年突破1万亿元……12月15日上午举行的青岛工业经济超万亿企业发展峰会传来好消息,截至11月低,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10452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11440亿元,青岛由此成为国内第九个工业总产值过万亿的城市,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出席峰会为超万亿领军企业颁奖并讲话,国家工信部和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发来贺电。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5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出席峰会为过万亿突出贡献领军企业颁奖并讲话。他说,本市工业经济跨越万亿元大关,标志着青岛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标志着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步伐,标志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显著成果。
夏耕市长指出,“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分别是 2005年的1.7倍和2.7倍;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等七大产业加快发展,其中有五个产业突破1千亿。特别是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青岛工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2009年,工业总产值跻身15个副省级城市的前三位,显示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于今后本市工业发展,夏耕市长殷切希望工业战线的同志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准确把握产业政策导向,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从百亿到万亿用了25年
解放前,青岛工业主要由外国资本控制,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并且以轻纺工业为主,数量少、规模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仅为2.2亿元 ,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34.9%。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原有工业得到全面改造,新兴工业迅速成长,特别是纺织工业在全国轻纺界一直享有“上青天”的美誉。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6.55亿元,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青岛工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工业产出规模逐年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跨越了百亿、千亿、万亿三个台阶。
从1978年到198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用了7年时间,从1985年到199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用了11年时间,而从5000亿到10000万亿仅用了短短5年。
解读
“7+5产业”给力青岛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肆虐,青岛为什么能够不畏艰险,迎头快速发展?因为‘7+5产业’撑起了我们的脊梁,品牌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项阳青说。
如今,青岛有1800家企业的产值在2010年全部超过了1亿元。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38%,这些优势企业主要集中在“7+5产业”当中。其中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制造、船舶海工、机械钢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成为岛城七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成为五大新兴产业。其中仅七大产业今年工业总产值96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5%,构成了青岛经济的主体。
“世界上特大城市的崛起,都离不开重工业的拉动,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阶段,青岛同样不能例外。”过去的五年,青岛竭力发展大炼油 、大造船、大钢铁、汽车等重工业项目,面对公众的不同声音,项阳青第一次解释了青岛发展重工业的苦衷与坚决。一个石化项目能够带动上下游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创造数万个优质的就业机会,这是一家轻工业食品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用
培养小老板藏富于民
“大企业富国,中小企业富民 。青岛工业产值过万亿了,但中小企业活力还不足,万人小老板的比例比南方偏少,如何藏富于民将是未来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项阳青说,即墨、平度、莱西 、胶州和胶南五市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七区,蕴藏着大量的配套创业机会。
一万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意味着几万个上下游配套的创业机会,意味着上千亿元的税收和利润将投入青岛市的建设和民生工程,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青岛70%的就业岗位来自中小企业,而全市80%以上的中小工业企业集中在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七大产业,吸纳了中小工业企业80%以上的从业人员。
目前,青岛有27万个体工商户和11万户私营企业,这38万“老板”和“小老板 ”成为藏富于民的主力军。今年青岛人均GDP已经突破8000美元 ,但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民间财富仍有相当的差距,尤其是万人小老板的比例偏低,成为突出问题。因此服务创业、服务中小企业将是“十二五”的突破方向之一。
“十二五”目标
工业总产值达两万亿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经信委已经规划“十二五”的目标为“12521”。“1”代表规模以上企业1万户 ,“2”代表工业总产值达 2万亿元 ,“5”代表工业增加值达 5000 亿元 ,“2”代表工业利税达 2000亿元 ,“1”代表工业利润达1000亿元 。
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升级,做强做大重点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通过一个核心项目,吸引一批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 ,集群发展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大技改投入,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三大传统产业;加强政策引导,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七大产业实现产值18000亿元,五个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机械钢铁5000亿元 ,石化化工3000亿元 ,家电电子、汽车机车、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均超过2000亿元 ,船舶海工600亿元;轻重工业比例达到35:65左右。
到“十二五”末,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品牌经济总量均达到工业的50%以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升级路径,两化融合成为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产业链企业分工合作的升级路径,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加强工业集聚区建设,加速老城区企业搬迁,力争到“十二五”末,累计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110户,其中100户完成搬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全市培育产值过50亿工业集聚区50个(过100亿30个,过500亿5个),工业产值突破1万亿,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