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100把工具刀,可以自动换刀,一次装夹可以完成多道机械加工工序,这种被称为“立式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是永华机械公司的自主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去年11月25日,在生产车间,公司总经理陈舟告诉记者:“我们原来以生产塑料模具为主,通过引进人才和系统软件,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数控机床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明年销售的九成产品将来源于我们的自主创新。”
山东兖州是个传统工业基地,拥有造纸、橡胶、机械、食品、农机和精细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这些产业都是传统产业,如果抱着老传统不放,发展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技术创新,拓展成长空间,已成为兖州的必然选择。”兖州市委书记田志锋说。
山东兖州积极引导企业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切入起点更高的项目,加大投入,抢占产业高端,保持领军地位。2010年,兖州重点培育的26家梯队企业实施49个工业项目,总投资203亿元。去年1至10月,这26家梯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利税35.9亿元、利润26.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27.5%和36.8%。
技术创新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兖州引导传统产业进行创新,植入发展“新基因”。科大鼎新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新材料试验基地,聘请全球线材顶尖专家,所产硅铝合金键合丝可替代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40%的份额。目前,兖州已拥有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都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创新合作关系。去年1至10月,兖州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3.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3%。
为拓展成长空间,兖州一些传统产业企业在谋划产品转型的同时,也瞄向新兴产业,使企业有了质的飞跃。华勤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倍耐力公司联手投资1亿欧元,建成柴油颗粒过滤器项目,使汽车尾气排放达到欧Ⅴ标准,企业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目前,兖州已筛选新兴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80亿元。以青钢焦化、曜晖太阳能为龙头,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华勤集团、翔宇化纤、齐鲁特钢为龙头,培育新材料产业强企群体;以永华机械、科大鼎新为龙头,发展信息产业。(郭利民 吕光社 张健民)(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