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威海城镇组团
水母网2月13日讯(YMG记者王小丹) 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草案)》印发并接受审议。
《纲要(草案)》以十个篇章展开,描摹出未来五年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其中,屡屡提及的烟台规划,也为纳入全省“大盘子”的烟台发展规划出美好愿景。
“烟台-威海”培育城镇组团
2015年烟台市建成区人口规模达到170万
在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上,两个关键词与烟台息息相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全省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市区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为主体规划区,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区两个增长极,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依托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加快建设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在城乡布局上,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到2015年,济南人口规模达到400万人口,青岛达到450万人口,17个地级市建成区人口全部达到50万人以上,其中超100万的城市16个,烟台市建成区人口规模达到170万。
烟台建设四大基地
包括整车生产基地、造修船基地等
根据规划纲要,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山东省将提升发展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工程,装备制造业,将建设济南、烟台、青岛、潍坊整车生产基地,日照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聊城、临沂、威海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泰安特种车生产基地,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造修船基地,济宁、临沂工程机械生产基地,济南、滕州、德州机床产业基地,济南、烟台、威海、滨州、德州核电、风电及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东营石油装备生产基地,成武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消费品工业上,将建设青岛、烟台、淄博等家电生产基地。
重点建设海阳核电基地
莱州湾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将重点建设海阳、荣成石岛湾两个核电基地,台海玛努尔核电装备,建设鲁北、渤中、莱州湾等大型海上风电场,济南北车集团、文登现代重工、威海银河等风电设备,皇明光热利用、力诺光伏利用、晟朗光伏发电、华瀚光伏发电、巨皇光伏发电、舜亦光伏电池、孚日薄膜太阳能电池、威海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枣庄久力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利用项目,北汽福田、中通客车、时风集团、威海广泰、五征集团等新能源汽车项目,联电济宁、青岛燎原等LED项目。
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建设拓展、华溢碳纤维,烟台万华和华鲁恒升聚氨酯、烟台氨纶芳纶产业化、淄博氟硅新材料和异氰酸脂产业化、莱芜粉末冶金产业化、菏泽镁合金产业化、济宁如意嵌入式复合纺纱产业化、枣庄焊宝无铅电子焊料国产化、瑞丰甲基锡热稳定剂产业化等项目。
新信息产业,将重点建设歌尔光电基地、浪潮集团LED外延和芯片、高端容错服务器产业化、济南光电子产业园二期、英特力光通信工业园、淄博IC卡芯片及RFID电子标签、威海北洋光纤传感器及RFID产业化、山东华芯DRAM芯片设计和制造等项目。
新医药及生物产业,将重点建设烟台国际生物科技园、威高医疗器械、济南新药孵化基地、鲁抗立科等一批生物医药项目,欣和微生物发酵工业园、菱花工业园、九州农药微生物产业化、鲁信金禾生化等一批生物制造项目,鲁研育种、登海育种等一批生物育种项目。

烟台高新区科技CBD项目效果图
支持省级开发区晋级“国家队”
烟台绿环循环经济产业园获支持发展
根据规划纲要,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上,山东省将强化龙头带动,推动产业集
群发展,提升园区经济水平。
全省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共171个。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149个。国家级开发区包括青岛、威海、潍坊、淄博、济南、济宁、烟台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日照、潍坊滨海、临沂、邹平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以及青岛、青岛西海岸、威海、济南、潍坊5个出口加工区。山东省将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积极争取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支持发展淄博现代化工产业园、滕州中俄高技术产业示范园、文登南海工业园、桓台氟硅新材料产业园、鲁津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信发循环经济产业园、鲁西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祥光生态工业园、郓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烟台绿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和千亿级产业基地。
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
莱州湾列入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在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规划中,旅游业位列其中。
根据规划纲要,山东省将整合区域优势旅游文化资源,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胶东半岛沿海旅游休闲度假连绵带,实施“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强化旅游品牌营销推介,加快发展旅游中心城市和大型休闲度假酒店集群,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荣成好运角旅游区等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重点项目。
同时,大力拓展旅游新兴业态,着力开发文化修学、宗教文化、温泉度假、邮轮游艇、自驾车营地、低碳旅游、生态养生、特色运动、葡萄酒旅游等高端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上,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统筹海陆生态建设,实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将黄河口、莱州湾、胶州湾等区域列入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维持和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规划建设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力争恢复防洪除涝、供水、生态、航运、旅游等功能,再造黄金水道、生态长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