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来务工者在招聘会现场 记者 吕廷川 摄
商报济南消息 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的“外来务工人员应该走进‘两会’”的呼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省城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采访中,绝大多数济南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对“地方两会上该出现外来务工人员‘身影’”持支持态度,其实,在广东、江苏等省,已有外来务工人员以人大代表身份走进地方“两会”的会场。他们是如何走进“两会”的舞台?其中可有可资借鉴之处?昨天,记者联线他们进行了采访。
江阴:办理选举转移手续
外来工即可当本地人大代表
2007年11月20日,原本是江苏盐城东台县人的杨进,在江阴市周庄镇第三选区以超过九成的票数,当选了江苏无锡江阴市的人大代表,这让他成了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工阶层的人大代表。
2007年,按照中央有关“在农民工集中的城市要有农民工的人大代表”通知要求,江苏省在布置当年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时,特地对农民工集中的“苏锡常”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个县级区划至少要有一个农民工代表。于是,杨进在江阴全市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以7582票的高票当选江阴市人大代表。
时任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王一飞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对江阴的贡献,以及对江阴本地生活的融入,已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同。他说:“以前,外来务工者在城市工作,选举却在农村,这就使得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不到落实,他们平时工作忙,老家的选举一般会放弃,这就很难行使其政治权利。只要外来务工者办理选举转移手续,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深圳: 外来工人大代表
占“机动名额”
2008年1月,广东产生了6名农民工省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人士介绍说,这6名农民工代表产生在劳动务工比较集中的城市。2010年5月份深圳市首次选出3名农民工人大代表。昨天,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这3名农民工人大代表占的是深圳市人大代表机动名额,他们将代表着数百万的外来务工者,积极参政议政。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广东是中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全省农民工数量超2300万人,他们大都工作在最苦、最累、最险的行业,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群体逐渐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工人的核心成员。
广东省人大代表中的农民工代表要求非广东省籍、非城镇户口。当时社会各界都觉得这一做法值得推崇,大家普遍认为,这样农民工的问题有了代言人,既能将农民工的问题及时反映上来,又能将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爱及时贯彻下去,农民工群体的意愿更为集中,有利于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为农民工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将充分调动农民工干事业的积极性。
本版撰稿 记者 朱彩玲 窦昊 李红艳
盼望两会中能有 外来务工者代表
作为外来务工者,我在济南已工作生活了8年,可以说济南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济南如何发展经济确保民生,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焦点话题。现在两会开始了,但代表中并没有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我感到十分遗憾。虽然我相信与会代表们会提出与我们这一群体利益相关的一些议题建议,但毕竟身份、条件不同,他们对我们具体问题的了解程度值得怀疑。我希望以后在两会代表中,能出现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也希望济南能听到我们最直接的心声。
——叶一鸣 (公司职员)
户籍制度需改革 让“权利”跟着人走
深圳当代社会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博士是全国有名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专家,他认为,目前农民工或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在一个城市,他们的政治权利却没有跟“人”在一起,而是跟他的户籍在一起,“也就是说,目前我们人的各种权利,像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等等是依附于户籍的,这样随着外来务工群体的逐步增大,人和权利的剥离就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的户籍制度需要改革,让人的各种权利,包括政治权利,跟着‘人’走,一个人在哪里,他的政治权利就应该在哪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