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济宁讯 (通讯员 姜芬)西平乡地处苏鲁交界,区位独特,该乡不断强化党建,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拓宽活动渠道,增进联系协作,有效推动两地党建交流,有力促进了边界和谐,为边界地区群众营造出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一是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两地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流动党员人数不断增加,西平乡结合流动党员管理要求,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通过制定《流动党员登记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记录流动党员的详细情况,实行动态登记和定期登记相结合,掌握流动党员的动向。对流入党员,党组织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结合春节困难党员慰问活动的机会,对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或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和物品,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对流出党员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把维护边界和谐,增进互信了解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二是拓宽活动渠道,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组织党建活动“互动”,以流动党员为媒,通过开展组织活动、了解党员思想状况、集体学习等载体活动,促进了流入支部和流出支部联系,增进接触了解。
三是建立边界党员联系协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主动上门,与相邻沛县大屯镇的镇党组织达成“互动创和谐”共识。鼓励村党支部定期走访,乡属相关单位、企业不定期走访。西平乡中心小学与大屯镇中心小学结为友好对子,业务联系、经验交流展开十分活跃。通过互访沟通,双方增进了理解,促动边界各组织和群众之间的相互融洽,为边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党建工作的互动,有力促进了边界和谐,近年来,该乡未发生一件恶性边界事件。双方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沛县客商来该乡投资生产的企业已达14家,年利润可达4.5亿元,其中规模企业8家,年利润3.6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