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济宁讯(记者 张郭振 通讯员 吴德勇 包庆淼)“俺当村里的保洁员,不光是为了300块钱的工资,俺觉得吧,村里的工作都上去了,把这方面的面子也要要上去。”泗水县泗张镇马家岭村有两年“工龄”的保洁员包现标,对这份不太体面的“工作”却情有独钟,“过两天,俺就把家里的两只小羊卖了,专心干好这个活。”
目前,该县各级掀起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热潮,集中清理城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垃圾堆、柴草堆、土堆等“三大堆”,各乡镇(街道)加大资金投放建设环卫基础设施,全县592个村(居)将配836名保洁员,建立起“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填埋”的生活垃圾处置架构,为早日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建设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在马家岭街上,几乎看不到柴草和生活垃圾,崎崎岖岖的水泥路面上,隐隐看到扫过的痕迹。这时,我们碰巧遇到了倒垃圾的李姓大婶,只见她来到垃圾箱旁,将不同的垃圾分放到箱里,从她那熟练的动作中,可以看得出她的分类环保意识。马家岭村紧靠万亩桃花节旅游景点,虽是个仅有186人的小山村,在村内环境整治上却不落后。村党支部书记包庆友说:“我们在2009年就投资3万多元,购买了30个铁制分类垃圾箱,并推选了保洁员。”包现标告诉我们,他打扫的街道有2600多长米,虽然每扫一次大约6个多小时,报酬也不算多,但他很喜欢这个“岗”。
以前,农村的卫生状况可以用一句说来形容:卫生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垃圾到处洒,环境脏乱差,而“垃圾围村”也是影响农村村容整洁的普遍问题。为硬解这一问题,近日,泗水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会议。会议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程列为六大重点工程的重中之重,并印发了《泗水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并全力组织实施,彻底改变乡镇(街道)、村居环境卫生面貌,提升广大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建立乡镇(街道)、村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该县住建局作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牵头部门,迅速行动,围绕四项实施内容积极开展工作。在建立镇村环卫保洁模式方面,根据各乡镇(街道)、村居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环卫保洁模式,配齐保洁员配置必要环卫设施,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专业保洁、统一运输、集中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体系。在成立环卫保洁队伍方面,根据各村村域面积、人口分布,优先从弱势群体、贫困村民中招聘保洁人员。1000人以下的村庄配备1名保洁员,1000-2000人的村庄配2名保洁员,每增加1000人则多配1名保洁员。在垃圾处理方面,将纳入城区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居,统一运输到县垃圾处理场处理,其余乡镇选址建设垃圾填埋场。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运输车,规范设置一批垃圾桶、果皮箱,方便群众倾倒垃圾。为各村保洁员配备清扫保洁车,统一服装。
资金投入是保障,农村保洁员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按月工资300元的80%给予补助,剩余的20%由乡镇(街道)负责筹集;县里一次性统一为各村保洁员配备清扫保洁车、服装;乡镇(街道)建设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县里统一按实际投资的70%补助;乡镇(街道)垃圾清运及日常环卫运转经费由县里统一补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