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国要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到“十二五”末,保障性住房覆盖面积将达20%……20%的比例能否稳住房产市场?80%的商品房还会被人们争相投资和投机吗?“2+8”模式能否实现住有所居?
20%能否稳住房产市场
7日上午,在山东团第二小组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董事局主席杜波表示,这个20%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通过大力建设保障房,可以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这个数字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并不低,这些国家的保障房比例一般在20%以内,比如,美国17%左右的国民居住在政府或企业提供的廉租房里。保障房制度已被这些国家证明是房产市场的“首席稳压器”。
杜波认为,确立这个目标,说明我国要用提供保障房的方式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而不是把住房问题完全推向市场。而20%的目标能逐步保证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上廉租房,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上公租房。
80%的商品房还能投资吗
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启成有些担忧地说:房改前,我们长期把住房作为“纯福利房”,结果政府无力“包办”,造成住房紧缺;房改后,我们又把住房作为纯商品推向市场,结果造成房子成了人们投资甚至投机的商品,房价不断被炒高。如果人们把保障房以外的80%的商品房继续作为这种投资投机的商品,那么房价不断上涨的局面恐难缓解。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把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房地产价格的方面,概括为“一个稳定、两个遏制”。“一个稳定”是指强调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两个遏制”是指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建保障房资金从何处来
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表示,要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目标,仅靠公积金及小部分土地出让金难以满足,应开辟多种途径保证资金来源。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的提案主要关注保障房融资体制。李稻葵称,1000万套至少需融资1.4万亿元。他建议,保障房应从一般财政收支表中分开,独立成立资本账户。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建保障房的资金可以学习某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公共投资基金方式,公共投资基金建立以后,可以发债券,让民间来集资,民间的企业也可以投资进去。
住房“双轨制”能否形成
未来五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房3600万套,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三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保障性住房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地位,住房供应体系重回“双轨制”,即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有望受益。而在住房消费模式上则突出以租房为主,以买房为辅。
“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同时,增加保障房建设,在需求端做减法,在供给端做加法,有利于市场供需平衡。”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今后我国的住房供应结构将呈多元化、多层次特点。“如果这些政策能够持续实施落实的话,‘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回归健康理性的轨道是有希望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