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立泰山学堂培养超级本科生,目标直指造就学术巨匠;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悄悄布局;校区扩张取得新进展,青岛校区即将动工……去年的山东大学,一系列动作引人瞩目。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由南科大引发的教改实验和去行政化话题,成为两会上的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山大校长徐显明,如何看待这些教改实验?山大未来会怎么推进教改?会不会以及如何去行政化?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昨日对他进行了专访。山东商报-山东新闻网 特派记者 尹启元 冀强 孙珂
和海大不是同质竞争
而是优势互补
青岛校区
记者:山大在青岛建校区,现在进展如何?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
徐显明:大家知道,去年12月8日,教育部已经批复了山大青岛校区,现在已经破土动工,最快到2013年会有第一批学生入住。
记者:它主打哪些学科?与在济南的校区如何区分?
徐显明:和济南的校区相比,青岛校区的专业设置不是平移而去,都是新设的,主打的是新兴的、高精尖的学科和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有比较尖端的标准。我们不将它定位于一个大而全的校区。
记者: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就在青岛,山大如何与其对接?
徐显明:这对于山大青岛校区也是一种机遇,我们会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深海学科,像深海工程、深海生态等等。
记者:在青岛已经有海洋大学,青岛校区如何与它区分?
徐显明:在这方面,我们和海洋大学也做过交流沟通。我们要做的,就是海洋大学没有做、做不到的事情,山大在理科和工科,都有自己雄厚的优势。我们之间不是同质化而是优势互补。

山大知新楼已成济南新的地标性建筑(资料片)
泰山学堂
能培养出一个大师
就算解答了“钱氏之问”
记者:去年山大设立泰山学堂,立足于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现在进展情况如何?
徐显明:对泰山学堂的学生,我一开始就设立了四个不——不以专业划分,以学生们的兴趣和特长为目标,不以就业为目的,不以培养官员为目的,不以培养亿万富豪为目的。我们的目的,当然是培养大学名家,以科学家、思想家为目的。
记者:你对培养出名家有何期望或者目标?
徐显明:这是无法量化的。有的人说培养一批大师,大师能批量生产?我觉得能培养出一个两个来,那可以说这个实验就成功了。我们用这种方式探索培养拔尖人才的方式,这也是山大在回答钱学森之问。
记者:泰山学堂里的学生,未必人人合适,你也说了,能成就一两个大师就不错了。
徐显明:所以我们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有流动制和淘汰制,有的学生发现泰山学堂的培养目标与其自己的目标不一致,选择了退出,去年就有这样的例子。对于这种自由选择,我们尊重也鼓励。
去行政化
实行大部制
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
记者:眼下,去行政化的讨论在学界是越来越热,你怎么看待这个话题?
徐显明:我觉得,现在不少人对去行政化存在误读,我首先表明我的看法,去行政化并非去行政,这一点要搞清楚。
记者:那你的理解是……
徐显明:首先得搞明白,高校的管理是二元结构的,一个方面是学术科研,在这里面人人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这个就应该是扁平化的。但行政机构,就不应该是扁平的了,比如说一个处室,处长、科长和科员都是平级的,那工作的安排还怎么进行呢?
记者:按照你的理解,山大是怎样去行政化的?
徐显明:有一点你可能并不知道,山大已经进行了“大部制”改革,一个是成立了学术研究部,将原来的科研处、社科处等学术研究处室,合并在一起;二是成立发展联络部,把原来的国内合作办公室、社会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等合并在一起。
记者:听说山大有了自己的“学部委员”?
徐显明:这是山大一种比较彻底的去行政化探索,学部委员们作为权威专家,在这里唱主角。比如我们的社科学部委员会,除了一个分管副校长之外,其他的校长全部退出,我本人也不再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

精彩语录
将利用山大的医学力量把济南打造成东方的‘健康城’,辐射周边的河南、安徽、江苏、河北,事实上,目前山大附属的齐鲁医院,就有不少来自这些地方的患者。
——谈济南在山大新布局中不会被弱化
其实有些官员的学术底蕴还是深厚的,在某些领域,主要是在人文学科,甚至比一些校园里的博导还要好一些。
——不主张对官员博导实行一概清退
农村的学生们比城里的孩子差吗?他们中不少人一样很有天赋,也能成为顶尖人才。如果自主招生把这些学生关在门外,那自主招生的真正价值就很难实现。
——提醒自主招生不能挡住农村学生
南科大恐难现
香港科大奇迹
商报北京消息 谈到南科大的教改实验,徐显明认为,南科大的教改实验能不能成功,要看其模仿的对象——香港科大。香港科大在短短二十年就成了世界一流大学是有其特定原因的。而目前来看,南科大在很多方面不具备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之初的优势,因此也就很难复制它的成功之路。
徐显明说,首先,香港科大成立之初,当时的港英政府花了大笔钱投资香港科大,其校长、教授的薪酬在全球都可以说是最高的。其次,当时香港聚集了一批大学问家,香港科大成立,适逢其时,风云际会,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精神,一下子就把香港科大提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办学境界。再就是这些大学者们把美国一整套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都带了过来,这使得他们在不少学科上很快就超过了港大。这三样东西,现在要想重现,都很难。
尽管对南科大的前景不乐观,徐显明还是表示,他仍然很佩服朱清时校长的开创精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