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召开的全市气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6年至2010年济南市累计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108次,增加降水9.9亿吨。目前我市南部山区有27处固定火箭作业区,下一步将在北部平原地带建人工增雨(雪)防雹基地;济南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今年完成主体施工,明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据了解,市政府5年共投入人工影响天气专项建设经费2500多万元,在南部山区3300平方公里范围内,构建了南部山区人工影响天气组织和作业体系,确立了27处固定火箭作业区,配备了54部固定火箭发射架和11部机动火箭作业车,成立了280人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2006年到2010年,全市累计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108次,发射火箭弹7772枚,增加降水9.9亿吨。目前,大明湖总蓄水量为125万立方米,合125万吨。依此换算,5年来我市通过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的降水量相当于792个大明湖的总蓄水量。
根据市政府要求,济南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将于今年完成主体施工,明年年底前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在设施农业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40个小气候自动观测站,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我市将在完善南部山区27个人影作业区,建设济南北部平原人工增雨(雪)防雹基地,形成以火箭、高炮为组合的20处固定作业点和6部机动火箭作业车。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玉国、副市长赵文朝、市政协副主席冯光文出席会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