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共建绿色家园 共享良好生态

时间:2011-03-14 08:54来源:网上济宁 www.yunhepan.com

  又是一年春水绿,植树造林恰逢时。随着天气转暖,济宁掀起了新的植树造林热潮。各地干部群众齐努力,男女老少齐上阵,挥锹铲土,为济宁大地又添一片新绿,为子孙后代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济宁植树节 一绿三十年

  自1981年有了"3.12"植树节,济宁人参加义务植树就热情不减,全市人民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活动雷打不动。30年来,各级领导率先垂范,适龄公民尽职尽责,全市逾千万人次参加,累计植树2200多万株。在石头缝里种出大树,在荒石山上建起林海,在煤矸石中播出新绿。

  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27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绿化荒山6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5000公里,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镇207个,市级绿化示范村镇113个,恢复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初步构建起以山区、平原、道路、水系为主要骨架的林业生态体系,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23%增加到27%。

  天蓝,地绿,空气好,这是每一位济宁人的追求。 30年来,济宁市义务植树活动内容和主题,始终围绕着各个时期林业建设的重点展开,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由城市向乡镇、社区、村庄延伸。栽植纪念树:生日树,成人树;营造纪念林:少年林、幸福林、三八林、劳模林。铭志于树,寄情于林,既绿化了国土、美化了家园,也陶冶了人们情操。 2011年,"植树节"迎来了30岁生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济宁市义务植树活动锁定了新的关键词: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色济宁;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

  栽树就是栽生命 就是栽民生

  作为一个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柱产业的地区,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加速了济宁的经济发展,也造成土地塌陷、植被破坏、空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

  虽然,几十年来从未减小造林绿化工作的力度,一直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但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人居环境仍不容乐观。面对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济宁市在大面积的荒山绿化、沟坡绿化基本完成后,如何实现造林绿化更高水准的大提升,彻底改变缺林少绿的状况,成为一道全新的课题。

  "栽树就是栽人文,就是栽历史,就是栽生命,就是栽民生。"济宁市林业局局长程福华如是说。

  济宁把打造优美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拉动城市经济、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工程,通过林业发展理念的大创新,实现城乡绿化面积大拓展、绿化质量大跨越,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即山区绿化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水系植树造林建设工程,水系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森林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高擎绿色接力棒,咬定青山不放松。从山上固本,到身边增绿;从精细施工,到整体推进;从提档扩绿,到添景增效。

  "十一五"期间,济宁植树造林在荒山远山之外,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生态建设的视野由改造自然、间接为人民服务,向直接在百姓身边增绿、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延伸、拓展,"远绿"变成了人们的"近邻",居住在城市的居民逐渐体验到用脚"丈量"绿地,"出门拐个弯,步行几分钟,就到达一处休闲健身的生态公园。"济宁林业生态建设路线循序渐进,目标清晰,实现了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和农民增收的目的,绿色为城市注入不朽的灵魂。

  集体林改

  点燃济宁农民新希望

  初春的兖州平原农区,田成方,树成行,乡间小路在整齐的林带和绿色的麦苗间延伸,煞是好看。这里也是济宁林改最早的试点之一。

  2009年以来,济宁市把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发展现代林业、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促农增收致富的重大举措。立足全市林业发展实际,在深入摸清林情、社情、民情,依法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强力推进,稳妥实施。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提高效益,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有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并把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放活经营。截止目前,全市146万亩集体林地主体改革基本全面完成,确权发证率达到了95%。在稳步开展主体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启动配套改革,曲阜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邹城市部分乡镇成立了林权流转服务中心,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流转服务等中介服务。兖州、嘉祥林权流转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市林业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分行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济宁市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发放贷款2839.5万元,成立各类林业合作组织60余个,大幅度提升了林业管理效能和对外服务水平。

  手握林权证,农民一夜之间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巨大能量和积极性也像火山爆发一样得到集中释放,家家户户齐动员、热火朝天干林业。"眼下栽树心里有底了,手脚也可以彻底放开了,劲头也比以前更足了,这都得感谢党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好政策",这是今春邹城市香城镇植树造林现场一位老百姓由衷地感叹。这股热情和积极性,正转化成实现林业生产力大解放的不竭动力。就拿最费心费力的森林防火来说,今年的效果特别明显,不用动员,老百姓自觉上山防火,生怕林子有火险。 改革的意义在于更好地发展,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谋利。林改,让济宁农民到了致富的希望,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这场涉及济宁数百万农民切身利益的绿色变革,正以雷霆万钧之势磅礴于孔孟大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良好的生态和农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是林改最好的诠释。

  未来五年济宁绿意将更浓

  "绿色济宁"的图景更近了

  刚刚出炉的济宁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济宁和生态市为目标,坚持科技兴林,坚持依法治林,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加快繁荣生态文明,加强森林经营抚育,加强资源保护,全面开创现代林业建设新局面,为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做出新贡献。

  到2015年,济宁市森林面积将达到300万亩,森林覆盖率努力达到30%,林业产业产值每年增加10%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和完善的林业发展长效机制,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文化产品供给水平显著提高,构筑起现代林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期间,济宁将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构筑三大体系: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突出五个重点:1、搞好造林绿化,推进生态建设。2、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创新。4、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巩固发展成果。5、坚持科技兴林、人才强林,提高建设质量。

  济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全民动员、造林绿化,为城市注入着生生不息的绿色基因,用片片绿荫塑造着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多栽树、多植绿。未来的济宁将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森林城市。

相关阅读
  • 改革攻坚在行动|“重找板凳” 邹城开发区全员聘任激发新活力
  • “快来救救我呀!” 萌娃手指被卡门缝,又是他们紧急相助
  • 因道路施工损坏供水管道 济宁这几处小区或停水
  • 山东发通知,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要这样消毒
  •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泗水圣水峪镇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建设
  • 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米” 计生主任“变身”扶贫专员
  • 济宁一老年人无理“医暴” 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一年
  • 春暖花开 奔你而来|一起来欣赏孔孟大地美景

    • 上一篇:济宁市区小学男教师短缺 18个班仅6名男教师
      下一篇:跨越发展中的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