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和谐:不懈追求的美好目标

时间:2011-03-18 09:17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www.yunhepan.com

 

  □ 本报评论员

  社会公平正义,生活幸福安康,环境绿色低碳……展望未来,社会和谐是我们的共同期待和追求。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作为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充分表达了9400万齐鲁儿女追求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望。

  社会和谐是崇高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山东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过去五年,我省努力推动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当前,至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协调利益关系,促进公平正义。追求社会和谐进步是推动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我省“十二五”发展蓝图,紧紧扭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这个目标,首次将“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独立成篇,强调“两个同步”,突出“四个着力、四个提高”,通篇贯穿和谐发展基调,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社会和谐是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和谐孕育生机,和谐催生活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让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富于进取精神和蓬勃创造力。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焕发蓬勃生机,激发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抓住、用好难得的机遇,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谐稳定就像周围的空气,须臾也不能离开。身处飞速发展、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分享发展成果,也面临诸多困惑。个人发展会有种种苦恼,社会发展也难免有种种消极现象,应该如何面对、如何思考?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和问题,社会只有在矛盾的不断解决中才能进步,也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下矛盾和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漠视松懈会妨害和谐,苛求完美也会妨害和谐。理性面对,积极作为,肩负起我们共同的责任,幸福生活就能根基永固,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促进社会和谐,要做好群众工作。群众是社会和谐的主体。实践表明,哪个地方群众工作做得好,哪个地方就和谐;哪个地方群众工作薄弱,哪个地方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就多。促进社会和谐,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遇事多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正把群众作为智慧的源泉、力量的源泉;要站稳群众立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切实解决群众利益诉求;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对群众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发号施令,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在富民优先中赢得群众信赖,共建和谐家园。

  促进社会和谐,要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群众福祉。多年改革发展,我省的社会结构、组织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增强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矛盾风险,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稳定,让广大群众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相关阅读
  • 龚正看望获救人员并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后续工作
  • 大众锐评丨“给媳妇打个电话”,是真情流淌!最高褒奖!殷殷期盼
  • 山东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
  • 日兰高铁(鲁南高铁)日曲段11月26日通车 山东将开3对环形高铁
  • 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
  • 山东前十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还有这5个鲜明特点
  • 感觉挺好,和正常人一样!梁宝寺火灾事故获救矿工目前状态良好
  • 这就是山东丨街采:这首曾唱响太空的山东民歌你知道吗?

    • 上一篇: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下一篇:做好金融工作落实科学发展主题主线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