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有“下雨天不宜出门”的说法,那么污染物会随着降雨云系飘来吗?为何气象部门只以三天为限通报核污染物对我国的影响呢……3月19日,青岛市气象局局长赵广忠向记者介绍了天气会对核辐射污染物扩散起多大作用,他表示,不论从高空大气的运动还是从风力、风向、降水等方面考虑,近期青岛都不会受日本核泄漏影响。

3月19日,岛城出现浮尘和霾天气,不远处的浮山分外模糊。记者 王滨 摄
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有“下雨天不宜出门”的说法,那么污染物会随着降雨云系飘来吗?为何气象部门只以三天为限通报核污染物对我国的影响呢……3月19日,青岛市气象局局长赵广忠向记者介绍了天气会对核辐射污染物扩散起多大作用,他表示,不论从高空大气的运动还是从风力、风向、降水等方面考虑,近期青岛都不会受日本核泄漏影响。
西风带决定高空扩散方向
记者:近期,日本地震、海啸和随后引发的福岛核事故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核辐射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污染物扩散怎样受高空大气的运动来引导?
赵广忠:众所周知,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热带气温高、寒带气温低,所以除了一般的风以外,有空气在低纬度上升、到高纬度下降的大对流过程。高空气流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低纬度速度高,流向会偏东,形成固定西风带。出事的福岛核电站处于北纬38度左右,正是西风带影响范围,高空气流永远是自西向东运动,如果真的发生强力爆炸,放射性尘埃将吹向高空 ,那么只有可能影响到人迹罕至的北太平洋的小岛等,并且在气流吹动的过程中,放射性尘埃也会不断被稀释扩散在大气层中,到达北美大陆时影响已经相当微弱。
风向变了也不必担心
记者:目前的大气和洋流状态并不会让污染物影响我国 ,但是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季节的更替,如果风向改变了,污染物是否会扩散到岛城呢?
赵广忠:诚然,风速对污染物的扩散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核辐射污染物泄漏到空气当中,这个地方的风比较弱,大气比较稳定,这样污染物基本上就不容易扩散,容易积聚在当地,它的扩散能力就比较差一些。但是如果风速比较大,空气的流动比较快,这样污染物排出来之后会随着风向下游扩散 。而且扩散的速度跟风速是直接成正比的,风速越大,向外输送的距离越远。
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之后,大气环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污染物一到大气中,就会逐渐稀释,浓度将会大大降低。因此,即使风向改变也无需产生忧虑。青岛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11月至次年4月亚欧大陆被高气压控制,以北风为主,目前是由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季节,未来气象部门会密切关注风向变化。
下雨不会带来核污染物
记者:除了风以外,还有哪些气象条件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呢?
赵广忠: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3月19日夜间至3月22日,日本东京、仙台和福岛有一次降雨过程,其中东京有大雨。对污染物扩散产生影响的气象条件主要有两点,一个是风,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降水。下雨之后,污染物会跟雨水混合在一起,并且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不利于污染物进一步向外扩散。如果出现降雨,会污染到降落的区域。但如果雨和风结合在一起,降雨的云系或者降雨的云团随着风向下游移动的时候,也可能把污染物带到下游一些地方。
降水期间不宜外出只是对于日本本土而言,本市的降雨是冷暖气团交汇所引起,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海面的暖湿气流,所以市民不必担心降水带来核污染物。
为何只预测“未来三天”
记者:为何每次气象部门宣布核污染物对我国的影响只预测“未来三天”?
赵广忠:因为目前我国对72小时天气预测准确性最高,况且,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只发布未来3天的预报,是对科学负责 、严谨的表现。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从3月19日至3月22日,日本核电站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向福岛核电站东略偏南方向扩散,随后折向东北方向,扩散到日本以东的北太平洋区域,核污染物较大浓度区随西偏南和西偏北气流扩散至日本东北部及其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对青岛无影响。
19日,岛城辐射环境正常
3月19日下午,青岛市环保局通报了当天岛城辐射环境状况监测结果。从19日9时至15时,岛城空气吸收剂量率小时均值范围为86.4nGy/h~87.1nGy/h,平均值为86.7nGy/h(参考正常本底范围:70.5nGy/h~159.4nGy/h)。
以上监测结果表明 ,岛城目前未发现任何异常,辐射水平处于本底范围内 ,日本福岛核电厂灾害尚未对岛城环境造成放射性影响。
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19日16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无影响。国家海洋局对我国管辖海域黄海中北部、东海、南海北部海面的大气核辐射监测结果没有异常。未来三天福岛附近海域海流主要流向日本以东方向。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辐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 ,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没有异常。综合分析认为,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本报记者 王悦 李兵 通讯员 林海风
昨天,空气两个月来最脏
本市出现浮尘和霾空气质量变差
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出现较大范围沙尘天气,本市也未能幸免,3月19日,岛城出现了浮尘和霾,使得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成为两个多月来最“脏”的一天。
受暖气团控制,19日整体感觉比较暖,即使是午后空中云量增多,变得阴沉起来,气温也没有大幅下降 。没有了寒冷,本应是一个可以出游的周六,可空中弥漫着灰黄色的浮尘,空气比较浑浊,扫了市民出游的兴致。
受浮尘和霾的共同作用,19日本市的空气质量明显变差。从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数据来看,19日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114,空气质量级别为Ⅲ级,属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这是自今年1月5日以后出现的最差情况(1月5日青岛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117)。
从3月19日各区市的空气污染具体数值来看,市南区东部、胶南的空气质量最差,空气污染指数为134;市南区西部、城阳区、黄岛区稍好一些,空气污染指数分别为101、104、106。不过,浮尘天气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着冷空气前锋影响本市,从19日夜间开始,有小雨为本市“洗脸”。预计这次降雨过程雨量不大,呈现南大北小的态势。20日白天降雨逐渐结束,浮尘和霾会消散,空气又会变得清新起来。
本报记者 任金梅 王悦
■预报
21日起迎来大风降温天气
记者从青岛市气象局了解到,岛城的浮尘天气持续时间不会太长,随着冷空气前锋影响本市,从19日夜间开始,就会有小雨为本市“洗脸”。
预计这次降雨过程雨量不大 ,呈现南大北小的态势。20日白天,降雨逐渐结束,浮尘和霾会消散,空气又会变得清新起来。
预计20日青岛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80~1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良,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预计强冷空气主体将于21日影响本市,届时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市区北风可达5级,阵风 7级;海上6~7级,阵风8级。全市气温平均下降5℃~7℃。预计22日、23日早晨,市区最低温度在1℃左右,郊区可达-3℃左右。22日以后本市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从23日白天开始将缓慢回升。
本报记者 任金梅 王悦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