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今天上午曝光了河南生猪产区养猪户利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喂出“健美猪”的新闻,并且这些服用禁药的猪肉竟然有许多进入了著名肉食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
央视节目播出后,在A股上市的双汇发展股价大跌7.53%。
南京市场发现“健美猪”
央视记者在江苏南京市场上发现,有一种所谓的“瘦肉型”猪肉非常受欢迎,和普通的猪肉相比,这种猪肉几乎没有什么肥肉。生猪行业的业内人士把这种瘦肉猪戏称为“健美猪”。在一家国家定点的屠宰场里,一家屠宰户告诉记者,他们屠宰加工的猪肉中,这种瘦肉型猪肉能占到80%到90%。而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这种所谓的“健美猪”身上疑问重重。经过追踪调查,这些猪肉出自河南孟州。
“瘦肉精”喂出“健美猪”
河南省孟州市是有名的生猪产区,这里的生猪出栏后,一般都是通过经纪人进行买卖和调运。记者走访了谷旦镇和槐树乡的几家养猪场,发现家家都在养殖这种肌肉发达的“健美猪”,这些猪和记者之前在南京屠宰场看到的一样,都是拱背收腹,屁股浑圆,肌肉结实。
养猪户告诉记者,要想喂成“健美猪”,就必须在饲料里添加一种特殊的白粉末,当地人把这种神秘的添加物叫做“药”。用加“药”的饲料喂出来的猪不但体形好,而且价格也高。在紧邻孟州市的沁阳市和温县等地,记者又调查了十几家养猪场,发现这些养猪场也都在往猪饲料里“加药”。这些所谓的“药”就是“瘦肉精”。一些养猪户也承认,他们自己从来不吃这种喂“药”的猪。
“瘦肉精”猪肉花钱通关上市
记者调查发现,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记者通过长途暗访,终于调查得知,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这种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瘦肉型“健美猪”,钻过当地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每头猪花两元钱左右就能买到号称“通行证”的检疫合格等三大证明,再花上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无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了这张证明,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健美猪”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南京市场销售。
“瘦肉精”猪肉流入双汇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有关宣传双汇冷鲜肉“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在店里随处可见。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一位养猪户称,去年以来,他往济源双汇公司卖过不少这种加“瘦肉精”的猪,都是由关系熟悉的业务主管负责接收,所以一般都不会被检测出来。
(15日),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中指出,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双汇旗下济源公司是收购企业之一,层层检验如同虚设。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多年来,农业部一直将“瘦肉精”监管作为监管工作重点。2002年2月,农业部等三部委就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并列入年度例行监测计划。
18道检验不检瘦肉精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而且收购价格比普通猪还要贵一些。这种猪停喂“瘦肉精”一周后,送到他们厂里卖的时候就不容易被查出来。
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瘦肉精尿检”、生猪检疫等如同走过场,有的“尿检”甚至用人尿冒充,每头猪花两元钱就能买到三大证明,再花上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无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了这张证明,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健美猪”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南京市场。
而河南孟州、沁阳、温县等地一些添加“瘦肉精”养殖的生猪,也都卖到了济源双汇。
双汇发展16日起停牌
昨日晚间,双汇发展发布公告表示,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属于公司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正就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向相关方进行核实。由于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双汇发展将于2011年3月16日上午9时30分起停牌,待相关事项核实清楚后复牌。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长达3个月的暗访后,揭示了“瘦肉精”重现江湖的惊人内幕。
而对瘦肉精从养殖户到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一事,双汇集团仅在其网站上就“瘦肉精”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并责令相关公司停产自查。
央视新闻频道“3·15特别行动”曝光“瘦肉精”的调查背后,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瘦肉精是怎么被发现的?停药后“瘦肉精”真的查不出来吗?本报对话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前线“卧底”——“弓弦”(化名),从他的讲述中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