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营养高,人们经常吃,但在生活中往往有一些食用误区,主要有以下6种:
1:鸡蛋颜色好营养高。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认为红壳蛋营养价值高。其实,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与其营养价值并无关系。
2:鸡蛋生吃营养高。其实,生吃鸡蛋不但营养难以吸收,而且还会损害健康。因为生鸡蛋内不仅存在许多病原体,蛋清中还含有抗生物素因子,能干扰人体对生物素的利用。
3:怕吃鸡蛋黄。许多人不敢吃蛋黄,担心蛋黄中胆固醇多,吃了会使血脂增高。其实,虽然蛋黄富含胆固醇,但同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
4:爱吃臭鸡蛋。有些人对臭鸡蛋情有独钟,这是一种不良饮食习惯。鸡蛋变臭的过程是:当鸡蛋存放过久或有裂缝时,蛋清中的杀菌素就会逐渐消耗减少。通过蛋壳气孔或裂缝侵入鸡蛋内部的细菌就能大量繁殖,产生甲烷、氮、氨、二氧化碳等,鸡蛋的臭味儿就是这些物质发出的。臭蛋吃多了会诱发癌症,因为亚硝酸盐和细菌毒素都是致癌物。
5:功能鸡蛋比普通蛋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锌、碘、硒、钙的各种功能鸡蛋问世,这些鸡蛋中的某种矿物质的含量较高。但是一个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某种单一营养素的。因此在选择功能鸡蛋时,消费者应掌握缺什么吃什么的原则。
6:老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在人群中一直流传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其实,胆固醇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只是在长期超过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产生心血管系统等损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