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青岛市消保委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消费投诉统计报告,当前热门的团购秒杀首次登上投诉黑榜,与服装鞋帽、美容美发类投诉列投诉率前“三甲”。
■黑榜之首服装类投诉超食品
2011年第一季度 ,服装鞋帽类投诉首次超过了食品问题,跃居商品类投诉首位。投诉量达到165件,咨询量为486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42.6%和44.6%。
据分析,服装类投诉火速攀升主要有三大诱因。首先,国家目前尚未针对服装类商品出台任何“三包”规定,缺乏维权依据。其次,质量问题需要鉴定,而多数检测属于破坏性检测,且费用高、时间周期长,消费者难以接受。
其三,虽然《山东省皮革制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有关于部分鞋类的三包规定,但是三包有效期短,极易导致发现问题时却早已过三包期,维权困难。
消保委建议,质检部门尽快出台服装鞋帽类“三包”规定,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依据。同时提醒消费者,购买服装鞋帽类商品,一定要索要购物票据,并特别注意商品标签,了解其成分、含量,洗涤以及保养方法。
■黑榜“新秀”团购秒杀成投诉热点
自去年起,各种团购、秒杀依托网络经济迅速兴起,消费群体数量庞大,但存在的问题十分集中,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热点。
消费者反映的该领域主要问题有:经营者虚构商品原价;不开具商品发票;出现质量问题时,以特价商品为由不退不换;团购或秒杀成功后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经营者见营销手段未达到预期效果,单方停止兑现承诺。
消保委认为,当前国内网站无行业规章引导,导致从业者良莠不齐。团购网站只是撮合消费者与商家完成买卖交易的中介平台,不负责商品或服务的质量。针对网络交易行为,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和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
消保委建议,第一,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者应当强化自律,严格审查商品和服务经营主体的身份,真实披露其身份和资质信息;第二,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经营者的具体责任和义务;第三,消费者团购时要保存商家的宣传页,实际消费时索要凭证,以方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黑榜常客美容洗浴栽到“卡”上
本季度,美容美发洗浴类服务的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咨询量居服务类咨询的第三位,多数纠纷都是由预付卡引起。
消保委分析指出,美容美发洗浴领域本身就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制度 ,更关键的是,大多数预付卡式消费长期以来处于无序发行的状态,且没有数量、金额限制,行政监管薄弱。
针对预付式消费,消保委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合同推荐文本,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保委建议行政部门加强美容行业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对从业者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制裁,同时呼吁美容行业协会加强自身规范,维护消费市场的有序运行。记者 王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