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首席记者 段海涛 济南报道
18日至20日,山东5家公司将上会闯关,掀起年内第一波山东公司集中IPO 热潮。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同期上会审核的公司共有15家,山东企业占比颇高 ;而2011年以来,山东已有6家公司IPO 上会且全部获得通过。过会率保持100%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变化?引人关注。
山东公司集中上会
导报记者17日在证监会网站看到,18日至20日证监会将召开8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1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事宜。其中,有5家山东公司,数量居各省区市首位。
18日,山东瑞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将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接受发审委2011年第73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的审核,掀起山东公司集中上会的序幕。
据了解,瑞康医药位于烟台,是一家以山东省为目标市场、以规模以上医院及基础医疗市场的直接销售为主的医药商业企业,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22.13亿元,净利润6213.16万元。此次拟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238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9380万股。
19日,创业板发审委将召开2011年第25次和第26次工作会议,在3家被审核的企业中,包括山东金城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在20日发审委2011 年第76次工作会议上,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和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将面临大考。两天4家企业上会,开了山东企业集中上会的先河。
导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上会的山东企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但发展势头均相当不错。资料显示,金城医药一直致力于头孢类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产业链,此次拟发行3100万股;美晨科技主营非轮胎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为基于高分子弹性体材料共混、改性、复合、配方而成的减震橡胶制品和胶管,是国内商用车市场领先的减震和流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舒朗服装主营业务为品牌女性服装服饰的设计、生产和销售,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净利润5204万元;主营复合肥产品的史丹利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净利润1.76亿元。
保持100%过会率
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5家企业集中上会引人关注外,截至目前,山东企业2011年IPO 过会率保持100%也让人惊叹。据分析,注重企业独立性和成长性是其中的关键。
11日,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首发申请获得发审委审核通过,拟发行4000万股。在此之前,豪迈机械、圣阳电源、恒顺电气、万昌科技、日科化学等山东企业的IPO 申请也都获得通过。若再向前延伸,去年11月以来,山东企业IPO 通过率就保持在100%,这与去年11月之前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
据统计,去年山东共有29家企业上会,其中,9家被否,被否率为31.03% ;同期全国共计有400家公司闯关上市,遭否决的仅有59家,占比14.75%——山东IPO 被否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导报记者获悉,针对这种情况,山东证监局在去年下半年对辖区2009年以来30余家企业首发申请文件审核反馈意见及当年未过会企业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汇总分析。
从汇总分析情况看,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持续盈利能力不足、会计核算不规范、经营业绩对政府补贴存在较大依赖、募投项目市场风险大等,成为企业未过会的主要障碍。另外,股权转让的真实性、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业务独立性、突击增资及股份代持、大股东经营亏损、招股说明书编制质量差等问题,也对企业过会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的出现,暴露了企业存在‘仓促上会’、‘带病上会’的情况,也反映出部分中介机构在辅导期间未能勤勉尽责。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过会率自然会提高。”齐鲁证券资深分析师刘保民对导报记者分析说。
据导报记者了解,针对上述问题,山东证监局做了大量工作。在强化辅导验收方面,除进行笔试外,还对拟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辅导期间彻底解决辅导对象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同时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中介机构采取不予受理并要求延长辅导期限、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据悉,去年山东证监局已对20余名保荐代表人、律师及审计人员进行警戒谈话,责成两家保荐机构延长辅导期限。
目前来看,上述措施显然起到了效果。“从证监会发布的IPO 被否理由中,独立性和成长性是最受关注的,这就要求拟上市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治理,而在推荐时要把成长性作为重要衡量标准。要说提高过会率有窍门,那就是企业治理要更规范,地方监管部门要提前把关,从事的行业也要尽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刘保民说。
导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山东上市公司数量及过会率今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相比南方省份数量还是偏少。而从宏观环境来看,山东国有资产比重过大,民营经济、第三产业相对薄弱,才是造成去年IPO 阵痛的根本所在。以此来看,在经济转型方面,山东显然还需努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