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山东财大”获批筹建 今年仍分开招生

时间:2011-05-07 14:31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www.yunhepan.com

  □ 本报记者 王原

  5月6日,记者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获得消息,省政府日前已收到教育部关于“山东财经大学(筹)”的相关批复,筹建期为1年,两校在2011年高考招生中仍采用两个学校的招生代码分别招生。至此,有关两校合并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山经山财今年仍分开招生

  “昨天,学校已经召开会议,校领导传达了这份批复的有关精神。”5月6日,山东经济学院招办主任郭桂媛对记者说。

  在1年的筹建期内,两所高校要完成院系专业整合、人事调整、校区统筹等工作;同时,完成大学相关软硬件的配套建设,继续配合教育部的评议审核。新校长人选等人事问题,目前尚未提及。

  据介绍,2011年的高考招生中,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仍将采用两所高校的招生代码分别招生。2011届毕业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仍将由两所学校分别发放。

  “今年财政学院的招生大盘已经确定,计划仍由教育部门按照原来的招生代码下达。”山东财政学院教务处处长刘正林告诉记者,山财招生总计划4000人,本科计划3800人,专科计划200人,与去年相比,专科计划减少100人。该校2010年未招收济南走读生,2011年将招收200个济南走读生。

  郭桂媛表示,在教育部下达给山东省的招生计划基础上,山东经济学院已经确定了部分招生计划,但还将尽力争取更多招生计划。

  今年两校的招生分数会否提高?有关人士分析说,两个因素可能会导致两校录取分数抬升。一是考生可能奔着“山东财大”这个名头来;另一个因素是今年的招生办法进行了调整,本科二批和三批合并成一个批次进行录取,一志愿录不上,可多次重新进行征集志愿的录取,“这可能让部分考生产生对理想院校‘冲一冲’的做法”。但具体还要看今年的高考分数的升降、录取形势等多种因素而定。

  师生期望尽早完成实质性合并

  多年来,济南市区两所相同性质的大学并存的局面,制约着这两所学校的发展,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分散,也造成两校竞争力不足。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少安教授认为,像山东这样两所财经类高等院校并存于一个城市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多见,而作为GDP总量位居前三的经济大省,“山东也应该拥有一所规格匹配的财经类大学”。

  不管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对两校合并一事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对山东财大获批筹建的消息,山东经济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大三学生于凤龙很是欣喜:“两校合并后的山东财经大学,有望成为一本院校,我毕业的时候很有可能拿到山东财经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我们可能成为幸运的一届学生。”

  山东经济学院财金学院一位教授说:“两校这些年来的招生、学生就业、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等都受到‘分’的制约。2011年这一设想终于有望成为现实。”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两校师生普遍希望看到的,是两校人、财、物等实质性合并,而不是各自独立运行的两个分校。后者未免浮于表面,实质性合并才能对两校后续发展有更大推动。

  合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目前都分别拥有两个校区和一个独立学院,不仅校区数量多,六个校区相互之间距离也比较远,合校后统筹管理的难度较大,这个“坎儿”必须过好;而两校的行政职能部门如何合并,重复人员如何安置,相似专业之间如何分配师资等等,也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关阅读
  • 龚正看望获救人员并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后续工作
  • 大众锐评丨“给媳妇打个电话”,是真情流淌!最高褒奖!殷殷期盼
  • 山东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
  • 日兰高铁(鲁南高铁)日曲段11月26日通车 山东将开3对环形高铁
  • 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
  • 山东前十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还有这5个鲜明特点
  • 感觉挺好,和正常人一样!梁宝寺火灾事故获救矿工目前状态良好
  • 这就是山东丨街采:这首曾唱响太空的山东民歌你知道吗?

    • 上一篇:济南站16日起施工 部分列车停运或移站开行
      下一篇:济南首创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