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5月11日讯(记者 隋乔) 5月10日下午,《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年)》座谈会在省教育厅会议室召开。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在会上表示:“改革在于创新,但对教育改革而言,要勇于创新,同时要调适和继承,要回归教育本来。”
教育改革的重点体现在体制方面。而考量教育发展有四个方面,包括发展规模指标、人才培养质量指标、教育体制机制运行效益指标和教育服务水平贡献率,而其中最难衡量的就是体制改革。齐涛说,改革在于创新,但对教育改革而言,要勇于创新,同时要调适和继承,要回归教育本来。齐涛介绍说,山东教育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方面要破除“集权化”倾向,向高校放权,向地市放权;在人才培养、人才选拔模式方面,主要是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多元选拔,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适合个性发展的途径;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多元并举,打破层次分类建设,兼容并蓄实现互通。
据介绍,今年2月23日,省教育厅和省发展改革委、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年)》,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抓住长期困扰我省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事业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力争“十二五”期间重点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通过深化公办非义务教育学校多元化办学改革、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等,进一步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二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从简政放权、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出发,在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同时,改革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注重发挥各类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探索、实践政府、学校、社会相互合作的教育公共管理体制。
三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突出人人成才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通过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发挥校外教育资源育人功能、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评价制度等途径,构建起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贯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四是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着力解决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与考试招生方式相对单一的矛盾,从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发挥考试招生在保证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出发,建立并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对于各项改革任务的实施,更加注重社会的参与,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地方政府和学校制度创新的经验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生长点,提出了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的改革推进策略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的改革路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