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多样 广育英才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推行“顶岗实习、学岗直通”等培养模式改革、“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创新。建成了博特精工、朝阳汽修等校中厂,山推股份、重汽商用车等厂中校,华威、沃尔沃、豪雅等冠名班。与思科公司共建思科网络学院,与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企业群签订了全方位合作协议。
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学院先后承担省教育厅教改立项课题、科研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和省星火课题59项,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获得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1项,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11项,市科技进步奖10项,市优秀社科成果奖44项。
服务学生提供保障。学院始终把学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确保校园平安稳定。他们深切关注家庭困难学生,采取奖、贷、勤、补等办法帮扶学生。2010年学院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补贴674.23万元,受助面达到60%,并协助921名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491.56万元。在困难学生救助面、安排助学岗位等方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均居全省高职院校之最。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支持学生成立创业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社团组织。“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活动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山东省校园文明建设二等奖”,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在山东省第22届运动会上院排球队荣获大学生组女子排球冠军,男子篮球第三名,乒乓球男单冠、亚军和团体第二名,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拓宽渠道扩大就业。学院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视为检验学院各项工作的标尺。从市场需求出发,让人才培养与市场牢牢对接。学院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为人均1.02个,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实现了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