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位于淮海经济区的济宁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是淮海经济区的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站在新起点上,济宁高新区把目光放到了谋求内陆资源型城市“转型先锋”的战略担当上。
二次创业
1992年5月,济宁高新区成立以来,坚持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综合运用孵化器、特色产业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基金等多种政策工具,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和吸引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6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建成了4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到2009年,济宁高新区以占济宁市不到2%的人口、1.5%的土地和资源消耗,创造了占该市29.6%的工业产值、27.6%的工业增加值、45.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毫无疑问,济宁高新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鲁南经济带上的高地。
和自身比,变化令人欣慰,但放眼济宁市内外,却不禁让人打了个寒战。济宁高新区所在的淮海经济区,基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一直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软肋,甚至被称为“经济断裂带”。无缘黄三角国家开发战略及半岛蓝色国家战略,被誉为“蓝黄不接”。作为传统资源强市,济宁煤炭资源丰富,但也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逐渐下降。针对这一现状,济宁市提出实施主动转型战略,济宁高新区被赋予新使命。
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济宁高新区提出要进入以“自主创新、内生增长、资源集约利用”为主要内涵的“二次创业”阶段,不仅仅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还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提上日程。
强势崛起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可谓风生水起。仅去年,7月7日,联电济宁科技园第一炉重达89.5千克的蓝宝石晶体成功产出,世界领先,国内最大;10月13日,冠铨光电LED外延片建成投产,标志着济宁具备了生产LED产业核心部件的能力;同日,联相光电70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开工建设,领先世界同类产品。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他们重点培育发展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着力培植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项目。台湾联电、台湾晶电是世界光电产业巨头,济宁高新区通过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LED新光源和新能源两大产业链13家公司,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建成国内唯一最完整的LED产业链,运营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全国首家取得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的18兆瓦薄膜太阳能光伏电站,并赢得了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落户。光电产业在济宁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使济宁迈出“煤城”到“光谷”的关键一步。
软件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是济宁高新区大力扶持的又一新兴产业,该区以提供启动资金、实施奖励补贴、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免房租、免网费等措施,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促进了梦想互动、正融科技、光明软件等项目成长。其中,豆神动漫利用二维、三维技术推出的《功夫豆神》《豆神爆破王》,美猴动漫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推出的《孔子周游列国》等动漫作品开始走进互联网和电视荧屏。
一流环境
作为一个位居三线的城市,发展新兴产业靠啥?济宁高新区的做法是靠与世界同步的一流前沿理念和高效优质服务。
台联电集团是全球第二大硅半导体生产企业,在薄膜太阳能光伏、LED产业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面对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加速兴起的低碳经济,台联电集团布点扩张势在必行,而济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志在必得,双方理念相通,一拍即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践中,济宁高新区坚持用全球视野和前瞻性眼光洞察产业发展最新趋势,及时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导向,制定了《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光电产业园,并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光电特色产业基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