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整顿后,馒头房的卫生标准明显提高。李倩 摄
前店销售,后坊制作的馒头房、蛋糕房在社区里非常普遍,由于达不到食品安全法的标准,一直处于无证经营的尴尬状态,也成为监管部门的难题。今年纳入工商部门管理之后,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济宁市城区首批35家馒头房、糕点房达到卫生标准,取得了营业执照。
23日10点,秦庄农贸市场对面的一家馒头房正忙着将馒头蒸笼上锅,一摞摞蒸笼擦拭的非常干净。“这墙面都是重新粉刷的,盖馒头的布也都是新换的,每天都洗。还有这蒸馒头的蒸笼每天用完都要擦4遍,得让咱周围买馒头的老百姓吃的放心。”经营馒头房的许月霞说,他们刚接手馒头房3个多月,以前的馒头房被责令停业后就不干了,当时接手的时候墙面都熏成了黄色,屋内卫生条件也不好,经过一番整顿,终于达到了卫生标准,拿到了营业执照。
济宁市中区工商局运输工商所的副所长刘兆苓说,经过9个部门历时3个月的集中整顿,市场的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提高。被责令整改的食品小作坊也在积极的提高卫生条件,申请营业执照。“社区周边的食品摊有一定的客户群,督促整改比查封取缔要强的多。”刘兆苓说,现在市场附近的两家馒头房都甩掉了“黑帽子”。
据了解,馒头房、蛋糕房划归工商监管后,城区共有500多家小作坊需要规范整顿,仅馒头糕点房就有100多家。首批共有35家馒头糕点房卫生达标,取得了营业执照。
市民建议
馒头店能否统一标识
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小型馒头房、食杂店等食品生产作坊达不到行政许可申请条件,无法申领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造成监管真空。根据山东省食安委的规定,将馒头房、蛋糕房的监管“打包”划归工商部门,由工商承担监管职责。
在秦庄农贸市场门口买馒头的吴大爷说,一天一人最少也要吃3个馒头,以城区80万人口估算,一天就能吃掉200多万个馒头,数量惊人。 “既然政府监管迈出了第一步,那么馒头房能否统一标识、标准和流程,实行放心馒头房编号经营,并由质监或工商部门对馒头质量定期抽检。让市民吃上放心、安全的馒头。”
他山之石
天津“放心馒头”保障体系
2011年6月份,天津市正式启动“放心馒头”保障体系建设,让放心馒头占领馒头销售市场,令市民可以吃上安全、放心的馒头。
扶持龙头生产企业,推动超市、标准化菜市场及社区商业中心为放心馒头销售提供一定数量的摊位和销售点。同时,企业在各销售点设置放心馒头标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商务、食品安全等部门加强对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自制馒头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培训提升主食加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并将这部分馒头生产纳入放心馒头体系建设中。
此外,提升检测检验水平,确保原料安全,加强生产、保鲜、物流配送环节检测,并用市场调节机制,采用加盟连锁等手段促进个体馒头制销点由制转销,增加放心馒头网点覆盖率。
相关阅读